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 蜀道:一个可能存在了一千多年的误会?】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文章插图
今天的国人,知道蜀道十有八九来自李白的《蜀道难》,而误解也有可能由此产生:蜀道就是古时在四川的道路吧?非也!蜀道指的是古代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其中大部分在陕西,而非四川。
文章插图
日前,在由“隐居乡里楼房沟”和“万邦书城”联合举行的“走读秦岭”第一期活动中,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李文儒和原汉中博物馆馆长冯岁平走进“留坝书房”。两位专家都认为,蜀道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如何加以保护和开发,让更多人走进蜀道,了解蜀道,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课题。
文章插图
这次交流其实是两位老师的“第二次握手”,第一次是在2011年。那一年,故宫博物院发起“故宫文物重走南迁路”活动,李文儒作为领队曾来过汉中。李文儒说,1937年“八·一三”事变之后,南迁文物分三路向四川进发:其中一路从南京出发,经西安、宝鸡、汉中,最终到达峨眉。
文章插图
故宫文物打包装箱时的情景
“当时火车只通到了宝鸡,30多万件文物需要300余辆汽车,在战火中,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运送文物’是军事行动。在军方的协调下,车辆都调集到了,可更大的困难在后面:当时正值隆冬,秦岭里的雪有一尺多厚……中间经历了很多困难,也发生过车祸,但是‘文物有灵’,最终,所有文物都安全抵达四川。”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用转移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在欧洲也曾发生,但是转移文物规模之大、数量之多、路线之长,就属故宫文物南迁,这是一场奇迹、是壮举、是举国合力。今天,我们的足迹会踏过故宫里的汉白玉石阶,而其实,故宫的文物也曾走过汉中的山山水水,它们走的不是‘蜀道’,而是1936年建成通车的‘川陕公路’,当时也多亏了这条公路。”
文章插图
过去几千年来,古人由陕西入川,只能走“蜀道”。“蜀道”不是蜀地的道路,也不是一条特定的道路,而是指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等,以及由汉中通往蜀地的金牛道、米仓道等。
对蜀道曾进行过6年实地考察的冯岁平说:“早先时候,人们行走只能沿着河道,到了战国中期,祖先将造桥技术运用到了山地道路的建筑中,穴山为孔、插木为梁,形成山间栈道。北魏以后,由于木栈容易腐朽,也容易被烧,出现了用石片铺成的碥道,一直延续到元明清。”
文章插图
“先人们在不同时期开凿的道路,在秦岭与巴山之间编织成一幅巨大的路网,不仅是连接川陕的交通大动脉,更见证了中国历史的朝代更替、政经融通:战国时,秦国宰相范睢开建‘褒斜栈道’,助秦国扫平六雄,统一天下;秦末时,刘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为建立大汉奠定基础;盛唐时,唐明皇为博杨玉环欢心,开辟荔枝道,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的典故……”
文章插图
“至于‘蜀道’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但真正被叫响,恐怕还是李白那首《蜀道难》?事实上,在陕西境内的栈道占到总里程的三分之二,明朝后期曾有学者感慨,蜀道‘实在陕,而不在川!’”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在诸多栈道中,褒斜栈道、连云栈道、陈仓古道等均从汉中留坝穿境而过,因而留下了关隘、驿站、邮亭、摩崖碑碣等太多的历史遗迹。到了近代,一些外国学者也慕名前来,包括德国建筑师柏斯曼、提出‘丝绸之路’的德国地质学家李希霍芬、英国学者李约瑟等。
所以至今,留坝的栈道遗存,其数量之多、等级之高、典故之多以及典型性在‘蜀道’沿途独一无二,我将其总结为‘天下栈道,唯留坝为要’。”
- 杜运燮|《西南联大现代诗钞》:一本书,一所名校,一个诗派
- 专家们|殷墟大墓曾出土一个鼍鼓,古人制鼓为何不去甲片,让人至今想不通
- 美食|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看了这位画师画的美食,给我看饿了
- 筋斗云|孙悟空为何打死六个凡人?把他们的名字连一起,你会发现一个秘密
- 唐三藏|孙悟空打死六个山贼,将六个人的名字连起来,会发现一个秘密
- 保质期|注意!这种鸡爪可能被双氧水泡过
- 哥伦比亚大学|新书架丨《孤独:一个社会问题》:孤独是什么?孤独有多盛行?
- 尊严|再读《白鹿原》才懂,一个人如果失去尊严,将有多可怕
- 猪八戒|孙悟空打死六个山贼,将六个人的名字连起来,意外发现一个秘密
- 孙悟空|孙悟空为何要杀6个凡人六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隐藏着一个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