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众信科:信用科技定位“赋能”,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监管沙盒

“监管沙盒”最早由英国FCA(FinancialConductAuthority , 金融行为监管局)首创实践 , 金融科技企业可以在一个较为宽容的监管环境下小范围测试其创新的金融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 , 旨在提升金融服务的同时 , 尽可能规避创新的潜在风险 。

英国的这一经验被国际社会广泛借鉴 , 我国在经历了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后 , 也加快了探索“监管沙盒”的步伐 。 2019年 , 央行发布《金融科技(FinTech)发展规划(2019-2021年)》 , 首次提出在多个城市开展金融科技试点业务 , 推进“监管沙盒”落地 , 以进一步加快监管体系的建设 。

​微众信科:信用科技定位“赋能”,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监管沙盒。2020年4月27日 , 央行对外公告 , 扩大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 。 支持在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河北雄安新区、杭州市、苏州市等6市(区)扩大试点 , 引导持牌金融机构、科技公司申请创新测试 。

信用科技定位“赋能”

在此环境下 , 银行及非银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是科技对金融服务的赋能 , 也是金融科技发展的趋势使然 。 企业征信作为一种特殊的数据相关产业 , 在中小企业融资评估、信用管理、商账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 , 是具有千亿规模的蓝海市场 。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一直以来存在的难题 , 因银行无法通过传统的金融征信完成对小微的经营及风险能力评估 , 导致了小微企业融资难上加难 。 信用科技企业微众信科在大潮中积极提升核心技术能力 , 加大与银行的数字化合作;依据自身科技优势 , 推进传统金融业务流程、风控体系、运营模式的全方位转型;在确保风险评估准确性的同时 , 为银行节省了大量人力成本 , 规避了人工核查风险 , 实现了对传统金融模式的升级和补充 。

尤其是一季度以来受到疫情影响 , 「无接触银行」等服务模式的兴起更是让市场看到了金融科技的价值 。 信用科技作为金融科技更专精的领域 , 正在向业务的全流程渗透 , 成为提升效率、优化服务的稳定支撑 。 疫情期间 , 以微众信科为代表的信用科技企业 , 使用大数据风控技术 , 协助银行识别企业因疫情造成的紧张 , 使中小微企业稳定获得信贷支持 , 帮助复工复产;协助银行实现不断贷不抽贷 , 通过专项续贷等方式支持小微实体 。

​微众信科:信用科技定位“赋能”,探索构建包容审慎监管沙盒。探索满足普惠创新的“入盒”要求

对于此次金融科技监管试点扩容 , 央行表示 , 将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探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赋能金融“惠民利企” , 纾解小微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普惠金融“最后一公里”等痛点难点 , 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 , 着力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 。

监管沙盒的最终目标在于推动创新与监管的良性互动 。 其核心是为金融创新提供安全快捷的测试环境 , 通过限定条件、有限空间、全程监控的创新测试 , 既前瞻性地理解、识别和把控金融创新的潜在风险和负面影响 , 又通过及时有效的创新测试审查缩短金融创新的上市时间、减少所承担的监管成本 , 为金融企业开展负责任的、真正让社会获益的金融创新提供有效激励 。

从科技角度来说 , 明确风险底线和安全标准 , 建立风险动态监测感知、高效处置的风控体系 , 才能保障真正有价值的科技新成果得到充分测试和迭代完善 , 最终为金融创新注入科技动力 。 自成立以来 , 微众信科始终坚持着普惠金融实践者的初心 , 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 , 依托人工智能技术 , 自动挖掘关联关系 , 构建企业知识图谱;现已构建完善的企业风险决策系统 , 将各类数据量化特征指标加工 , 全面采用层次评分卡和量化模型多维度划分风险等级 。 此外 , 微众信科将持续迭代系统及搭载的模型 , 将自动化、数据化的分析应用于精准营销、企业融资、商业交易评估、商业认证、企业尽调及供应链管理等业务领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