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外@Apple创新不靠时机靠坚持,Mac电脑30多年经久不衰( 三 )


Microsoft花了10年时间才推出Windows95 , 但这并没有完全掩盖其磁盘操作系统MS-DOS中的一些问题 , 这也证明了“界面”并非空有其表 , 其背后隐藏着大量的设计 。
Windows的成功让数百万Macintosh用户感到恼火 , 但很多人也很庆幸自己早期便选择了Macintosh 。
那些在80年代就使用了Macintosh的人感觉自己像是特立独行者 , 既聪明又敏锐;到了90年代末 , 他们又变成了精明的先驱者 , 因此倍感自豪 。 Macintosh用户最终证明了 , Macintosh是一种能够永远改变人类与数字设备之间关系的语言 。
“非同凡想”广告的发布
Macintosh在1985年至1997年间的发展打破了许多关于创新的陈词滥调 , 甚至打破了“创新在于时机”的观念 。 虽然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发展时机 ,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正处于不和谐的时代 。
至少 , 这些时代具有某些人类特质:即使人们的价值观和态度不断发展 , 难忘的经历总会保留下来 。
强大的创新具有迁移能力 , 特别是在引起情感共鸣时 。 1997年 , 拉里·埃里森被任命为Apple公司董事会成员 , 他说道:“我从1984年就开始使用Mac电脑了 。 Apple是计算机行业唯一的生活化品牌 , 也是唯一能让人感受到满满激情的公司 。 ”
“我的公司Oracle(甲骨文)是个大公司 , IBM和Microsoft也是如此 , 但是没有人会对我们的公司产生不可思议的情感 。 只有Apple才是真正的生活化品牌 。 ”
除了名字相似之外 , 1997年的Macintosh与1984年的Macintosh128K大不相同 。 正如乔布斯在1997年的主题演讲中所坚持的 , 除了2000万用户之外 , Apple公司的主要资产还包括Apple品牌以及MacOS 。 但乔布斯在发起著名的“非同凡响”活动的同时 , 又强调了持续性 , 这有些自相矛盾 。
广告上的“非同凡想”是对新用户的劝诫 , 希望他们不要走寻常路 。 对大多数人来说 , 这种想法很酷 。
Apple的这则广告也是以典型的80年代反叛文化风格向现有的基础致敬 , “致疯狂的家伙们 。 他们特立独行 , 桀敖不驯 。 他们惹是生非 , 格格不入 。 他们用与众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 。
但这则广告并没有对抗性情节 。 恰恰相反 , 广告中出现的17位20世纪鼓舞人心的榜样(阿尔伯特·爱因斯坦、鲍勃·迪伦、马丁·路德·金、约翰·列侬、穆罕默德·阿里等)的形象软化了反传统一面 。 这场活动具有跨代吸引力 , 就像Macintosh本身一样 。
时机不会因为“时光飞逝”而消失 。 事实上 , 时光并不飞逝 。 我们所处的环境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彼此融合 , 将某些现实推离人们的视线 , 将其他现实推到聚光灯下 。
到了1997年 , 许多事情都发生了变化 。 乔布斯和盖茨解决了两家公司之间的未决诉讼 , Microsoft购买了1.5亿美元的Apple无投票权股票 。
现在 , Macintosh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产物 , 俨然成为了人们的最爱:已经有64%的网站是在Macintosh上创建的 。 赋权是指提供有意义的互联网体验 , 不单是在网上冲浪 。 正如拉里·埃里森在1998年所说的:“在Apple , 我们将以Macintosh为基础 , 打造互联网信息设备 。 ”
栈外@Apple创新不靠时机靠坚持,Mac电脑30多年经久不衰
文章图片
图注:第一款iMac , 既是最畅销产品 , 也是Apple未来的大胆宣告 。
1998年iMac的发布是个大事件 。 正如《财富》杂志在1998年11月指出:“显而易见 , 乔布斯正计划进军消费市场 。 乔布斯已经达到了‘神话般的高度’ 。 只要乔布斯还在 , 这种信念就会一直存在 。 ”
“那些最终使公司获胜的有钱人不仅想要目睹弱者创造(能让行业巨头吸取经验的)美好事物 , 还希望看到Apple的一致性 。 20多年来 , 这家公司经历了自我毁灭 , 却又神奇地置之死地而后生 。 ”
Apple成功崛起 。 MacOS正如上世纪80年代所预期的那样 , 成为了台式电脑行业转型的基础 , 并且一步步变成了音乐、移动电话、平板电脑、应用程序市场甚至实体市场转型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