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课堂■曹操二次屠徐与刘备入主徐州的地缘背景( 二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子欲养而亲不待” , 从感情上来说 , 曹操是很值得同情的 。 可以想见 , 在追击袁术过程中顺路衣锦还乡的他 , 本来是何等的荣耀 , 却惊闻父亲及家人在已入兖州的情况下被劫杀 。 只是这样的无差别屠戮 , 对于曹操来说无论如何都是一个污点 。
造成如此严重后果还有一个原因 , 那就是曹操招安的那些青州兵 。 这些青州兵先前为黄巾之时 , 曾在入寇徐州时为陶谦招募的泰山诸将赶回了青州 。 现下有了机会重入徐州 , 更可打着为主公复仇的旗号暴露人性丑恶的一面 。 事实上 , 这支没有将领留名于世 , 被视为曹操私军的军队 , 一直以来的军纪都不怎么样 。 后来在西征张绣之时 , 还曾因此而被于禁追讨 。
被曹军屠戮的并不只是徐州百姓 , 由于陶谦在徐州的保境安民之举 。 当时有数以万计的豫州之民前来徐州避祸 , 他们的主要聚居地便是彭城一带 。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 , 最终还是没有能够躲过刀兵 。 如果照此情形发展下去 , 徐州真有可能被屠杀成一片白地 。
幸运的是 , 曹操这次远征徐州并不在计划之中 , 很快便陷入了粮草匮乏的境地 。 那些屠城之举 , 亦有以战养战的需要 。 同时刘备加入更让曹操看到公孙瓒从后面袭取兖州的可能性 。 综合考虑下 , 横扫彭城、下邳两个郡国后的曹军暂时撤回了兖州 。
在曹军撤退之后 , 田楷不久就回到了平原 , 并最终在幽州本部吃紧时回到了公孙瓒身边 。 至于刘备则留在了徐州帮助陶谦抵御曹操 , 自此脱离了幽州军的战斗序列 。 在很多人看来 , 刘备留在徐州是对公孙瓒的一次背叛 。 然而考虑到徐州可以牵制已经站位袁绍的曹操 , 刘备留在徐州是符合各方共同利益的 。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 , 公孙瓒的这次支援的确起到了重大作用 。 而陶谦对刘备的到来亦是极为重视 , 甚至可以说把拯救徐州的希望完全寄托在了刘备身上 。 与大多数武将一样 , 陶谦也有一支从家乡带出来的基本部队 。
陶谦是江东丹杨人 , 他的这支基本部队遂被称之为“丹杨兵” 。 刘备带着自己的几千部下入徐之后 , 陶谦将自己手上属下的四千丹杨兵亲手交到了刘备手上 , 使得刘备手下的兵力第一次达到一万左右 。 无论冲着这份信任还是现实的利益 , 刘备也断没有回到平原的理由 。
正是因为陶谦的这份信任 , 三国演义才将之描述为一个忠厚老者形象 , 而这与许劭评陶谦表面宽厚而非君子的评价又很有些不同 。 其实这并不难理解 , 有三个原因促使陶谦做出了这个决定 。
一是陶谦的年龄 。 曹操攻徐那一年 , 陶谦已经62岁了(虚岁) 。 这个年龄在古代绝对算高寿了 , 所以才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的说法 。 这种时候少了争权夺利之心 , 而有托孤之意属于正常;二是在曹军疯狂报复下 , 陶谦已经有点吓破了胆 , 急需一个能服众之人来接手这个残局;三是刘备的确善于收服民心 , 这也是他的立身之本 , 以之为接班人更能服众 。
II豫州的情况与曹操二征徐州
此后刘备被安排到了又称“小沛”的沛县驻军 , 以帮助徐州镇守西北门户 , 同时陶谦还表荐刘备为豫州刺史 。 沛县已属豫州范围 , 这种做法即是为了让刘备的驻军行为合法 , 更是为了拉拢刘备 , 就像袁术之前帮孙坚争取豫州刺史一般 。 此时的豫州正处在权力真空期 , 退至江淮之地的袁术与返回兖州的曹操暂时都没有精力去设想如何整合豫州 。 至于豫州下面诸郡县 , 情况亦各有不同 。
豫州下面共有六个郡国 。 汝南、颍川两郡的黄巾之乱一直没有彻底平息 , 后又遭遇凉州军的冲击 , 在屡次兵祸冲击之下 , 几乎陷入无政府状态;位于颍汝与沛国之间的陈国的情况却正好相反 , 在陈王刘宠和国相骆俊的文修武备下 , 奇迹般的躲开了自黄巾之乱起的历次兵祸 , 让陈国变成了一片世外桃源 。 而在后来吕布夺取兖州之时 , 还出现了个不知所谓的“豫州刺史郭贡”跑到兖州想乘乱捞一把 。 依其方位来看 , 活动区域应该是与兖州接壤的梁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