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黄河已经几千年了


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黄河已经几千年了

文章插图
奔涌恣肆的黄河


作为中国境内第二大河 , 黄河泛滥的频率及其对社会的破坏程度要远远大于长江 , 自古以来 , 人们便一直在探究黄河泛滥的因素 , 以及如何防治黄河的泛滥 。中学历史教科书曾有这样一段故事 , 即东汉时期的黄河再一次出现大范围与高强度泛滥 , 多亏王景治水 , 才使黄河安稳数百年 。王景治水的确对治理黄河起到很大作用 , 但要将数百年来的黄河稳定归结在一个人的头上 , 恐怕是太异想天开的事情了 。
一、频繁的黄河水患黄河一直以来被视作“母亲河” , 孕育出了中国的中原文明 , 但黄河在历史上的无数次泛滥 , 同样对普通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危害 。历史文献中记载的黄河水患不计其数 。尤其自西汉以来 , 黄河水患更是愈发严重 , 整个西汉时期 , 黄河曾发生过16次水患 , 总计时间长达15年之久 。东汉明帝时期 , 黄河再次爆发严重水患 , 汉明帝派遣水利专家王景前往泛滥区治水 , 正是自东汉初期以后 , 黄河水患次数急剧减少 , 直至唐代建立后 , 水患再度成为朝廷头疼的重大问题 。
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黄河已经几千年了

文章插图
黄河决堤


自东汉初年到唐代初年 , 在接近600年的时间里 , 黄河处于相对安稳的状态 , 所以许多历史学家与气候、地理学家想要探究出为何黄河在这几百年的时间里突然变得如此“安静” 。
早在南宋时期 , 著名学者叶适便认为黄河的安稳得益于王景治水 , 随后的数百年里 , 这种观点被更多的人所继承与阐发 。清代学者胡渭、裘曰修、刘鹗与民国著名水利专家李仪祉也都认为王景治水至关重要 。
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历史地理学的开创者谭其骧才在文章中指出 , 东汉至唐代数百年的黄河安稳期 , 很大程度上是黄河中游土地使用方式发生巨大改变 , 致使黄河发生水患的自然因素得以改变 , 因此极大程度上减少了黄河水患的频率 。尽管谭其骧的文章在随后的数十年里时常被挑战 , 但不管怎么说 , 他的文章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 , 使人们意识到黄河之所以处于安稳期 , 并非单纯由于王景治水 。
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黄河已经几千年了

文章插图
谭其骧先生


二、农业方式的转变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谭其骧对于黄河安稳的论述中心 , 那就是东汉时期黄河中游的种植业与畜牧业生产方式发生重要改变 , 致使黄河长时间处于安稳期 。与水流量更大的长江相比 , 黄河下游之所以频繁发生水患 , 与黄河中游的地理条件有密切关系 。众所周知的是 , 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 , 而黄土高原存在着严重的水土流失 , 因此黄河中游的河道淤积大量泥沙 , 河道地势被抬高 , 当时又没有现代排水系统 , 因此中游的河道一旦淤积 , 下游必定会发生水患 。
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黄河已经几千年了

文章插图
黄土高原


既然如此 , 要探究黄河下游是否会发生严重水患 , 根源并不在下游 , 而在于黄河中游的自然情况 。西汉年间 , 黄河在汉武帝之后会发生如此多的水患 , 其实与这一时期的“戍守边郡”政策密切相关 , 大量内地人口前往当时的西北边疆 , 使黄土高原上人口激增 , 而且耕地面积大范围扩展 , 草原、森林被开垦成耕地 , 因此泥沙大量淤积在黄河中游地带 , 致使黄河下游发生多次水患 。
而东汉时期 , 由于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战争较少 , 戍守边郡政策也也逐渐松弛 , 与之相反 , 东汉尤其是之后魏晋南北朝时期 , 许多游牧民族进入西北边界地带生活 , 他们以畜牧业为主要生活方式 , 于是开始重新恢复草地和森林 , 耕地的减少与森林、草地的增加使泥沙淤积大量减少 , 水土流失情况得以明显改进 , 因此黄河下游的生态环境得以大幅度改变 , 水患得以减轻 。
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黄河已经几千年了

文章插图
禹贡行者拍摄


当然 , 以上提及的此种观点并不是解释东汉后水患减轻的唯一说法 , 换句话说 , 由于缺乏对古代气象、土地等自然条件的一手资料 , 许多解释只能以当时的史料文字为研究依据 , 这就使某一种观点很难成为共识 。自谭其骧发表上述观点以来 , 至今依旧有许多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修正或者补充 。有人认为黄河中游的水土流失固然会导致下游的水患 , 但两者并不是直接的明显的因果关系 , 因此要是笼统地将两者进行结合 , 是很难令人信服的 。而且游牧民族在西北地区的生活生产 , 同样会对自然造成影响 , 也会导致水土流失 , 进而引发下游水患 。
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黄河已经几千年了

文章插图
黄河水患严重


三、众说纷纭的黄河安稳期在谈及更多的解释之前 , 也有必要简单说一下王景治水的作用 。作为当时为数不多的水利学家 , 王景在治理黄河时意识到了河道的高低与是否顺直对于治理黄河的重要性 。因此他着重进行的治水措施就是疏通清理河道 , 并尽最大可能使河道顺直 , 这样使河道的蓄水能力与行洪能力得以巨大提升 。与此同时 , 王景也十分重视河堤的稳固程度 , 在他治水之后 , 历任官员也都会时常加固、维修河堤 , 这都使黄河变得更加稳定 。
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黄河已经几千年了

文章插图
黄河堤坝


在谭其骧的基础上 , 后来的学者将更多因素考虑进去 , 使解释空间不断扩展 。有人将研究重点转移到黄河下游 , 认为在东汉及之后的下游河道出现了多汊流的现象 , 这在很大程度上分流了从中游过来的巨大水流 。还有人说 , 和西汉时期相比 , 东汉以后的气候相对寒冷干燥 , 降水量较少 , 黄河的流量也变得小了起来 , 这同样会使黄河水患变少 。当然 , 没有任何一个研究者认为黄河水患减少是由于单项因素导致的 , 事实也的确如此 , 作为中国第二大河 , 黄河水患的程度和频率等 , 取决于若干不同因素的综合作用 。因此 , 以上讨论的各种各样的因素 , 或许将其综合起来看待 , 才是黄河自东汉后少有水患的原因 。
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黄河已经几千年了

文章插图
美丽的黄河


文史君说王景治水一向被认为是东汉至唐代黄河水患减少的重要因素 。但随着历史研究的不断深入 , 尤其是历史地理学的开创与发展 , 不同学科之间得以展开合作 , 通过对史料的气象学分析 , 东汉初至唐代初年数百年黄河安稳期的促成因素 , 有了更多解释 。尽管至今究竟是哪种因素才是黄河水患减少的最根本条件依旧无法明确 , 但试图为复杂的问题找出一个唯一因素 , 这本身也就是个错误吧 。
参考文献段伟:《试论东汉以后黄河下游长期安流之原因》 , 《灾害学》2003年第3期 。
李尹波:《论农业生产方式对两汉黄河下游水患的影响》 , 《人民黄河》2018年第5期 。
(作者:浩然文史·小太阳)
本文为文史科普自媒体浩然文史原创作品 ,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文所用图片 , 除特别注明外均来自网络搜索 , 如有侵权烦请联系作者删除 , 谢谢!
【让黄河安稳了600年 黄河已经几千年了】浩然文史是全博士团队文史科普自媒体 , 全网主流平台文史类优质作者 。让专业的历史更有趣 , 让有趣的内容更有深度 。古今中外 , 考古文博 ,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同名公众号(id:haoranwen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