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该调整了,成品油地板价机制

【能源人都在看 , 点击右上角加'关注'】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该调整了,成品油地板价机制
文章图片
文/徐栋章能源情报
成品油地板价推出5年后 , 再次成了争议的焦点 。
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海油先后公布今年一季度业绩 , 营收皆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 中石油将当下的低油价情境概括为“至暗时刻” 。 三桶油今天已经削减投资 , 应对艰难时世 。
很多业内、业余人士纷纷质疑 , 有地板价保护 , 三桶油为何还是亏损 。 4月28日晚24点 , 国内成品油零售限价继续不作调整 。 自3月下旬国际油价跌破40美元的“地板价”以来 , 汽、柴油价格已经第3次不作调整了 。
3月国际油价飞流直下 , 疯狂下跌时 , 就有消息浑水摸鱼称发改委应对出台了地板价 。 地板价早在2016年就有 , 一时舆论纷纷 , 反映了普通人对价格机制的怨言 。
不少专业人士建议 , 趁着国际油价低谷 , 取消地板价 , 杜绝国内外差价造成的扭曲行为 。 中国企业可以趁机吸纳低价原油 , 并推动国内油气行业竞争性改革 , 提高油气行业的效率 。
为什么设置地板价
地板价 , 一切因之而起 , 有什么故事 。
为什么会有地板价?2014年开始 , 国际油价从120美元下跌至最低30美元以下 , 国内石油企业叫苦不迭 , 彼时蓬勃发展的清洁能源也受到挤压 。
国家发改委在2016年公布“天花板价”和“地板价”机制 。 对此解释:“我国既是石油进口和消费大国 , 也是石油生产大国 , 油价过高或过低都会对经济产生不利影响 。
油价过高 , 会加大用油行业和消费者负担 , 影响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 油价过低 , 短期看可降低石油进口和供应成本 , 但由于我国石油资源禀赋差、生产成本高 , 长期看会导致国内原油产能萎缩 , 削弱我国石油自给能力 , 使我国已达60%的石油对外依存度(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70%—能源情报注)快速并大幅上升 , 不利于保障能源安全 。
另外 , 过低的油价不利于资源节约使用和治理空气污染 , 也不利于能源结构调整和新能源发展 。 ”
国家发改委还对“地板价”设定为40美元/桶 , 解释:
“是综合考虑国内原油开采成本、国际市场油价长期走势 , 以及我国能源政策等因素确定的 。 据相关机构统计 , 国际主要石油企业的平均原油生产成本在每桶40美元左右 , 因资源禀赋等原因 , 我国原油生产成本更高 。 生产成本是决定国际油价长期走势的主要因素 。 目前看 , 将每桶40美元设定为调控下限是合适的 。 ”
我国石油地质条件不好 , 开采成本高 。 主要由三桶油开采 , 一直在改革 , 但至今没有完成 , 竞争不够激烈 。
基于这些考虑 , 设置了地板价和天花板价 。 既保护企业的生产积极性 , 也一定程度惠及消费者 。 不过 , 这些年技术进步 , 生产成本也有变化 , 是不是要与时俱进调整呢?
地板价和天花板价后面 , 还有财税考虑 。
【[全国能源信息平台]该调整了,成品油地板价机制】不调价部分去了哪里?
普通人觉得不调价的钱 , 直接用来扶持石油央企 。 其实不然 , 国家很早就开始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 。 巧合的是 , 石油特别收益金最初的征收起点也是40美元 。
2006年 , 石油特别收益金的起征点为40美元/桶 , 按5级超额累进从价定率的方式 , 按月计算、按季缴纳 , 征收比率为20%~40% , 俗称为“暴利税 。 ”
当时国际油价正处于相对低位 。 40美元/桶 , 国内企业来说仍存在收益 。 后来 , 随着国际油价飙升并维持高位运行 , 40美元/桶的起征点已不适应石油行业面临的新形势 , 国内油企几乎已没有收益空间 。
2011年 , 资源税改革中 , 石油、天然气资源税税额将从量计征改为从价计征 , 使得石油开采环节的税负有所上升 。 2011年11月1日 , 石油特别收益金起征点提高至55美元/桶 , 征收方法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