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亲王府#地位最低的是哪一旗?,清朝的八旗之中

清朝的八旗制度 , 起源于金代女真人时期的“猛安谋克”制度 , 通过此将所辖部众的生产生活与军事战争有效的组织结合起来 , 以此进行统一的领导 , 所有部众同生活 , 共生产 , 拿起武器一起上战场打仗 , 放下武器一同捕猎生活 。 这样一套军事和社会组织相结合的制度 , 被誉为清朝能够定鼎中原、一统天下的重要基石 , 同时也为后来大清王朝从兴盛走向衰落的重要原因 。
众所周知 , 八旗包括了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镶白旗、正红旗、镶红旗、正蓝旗和镶蓝旗 。 其中镶黄旗、正黄旗、正白旗被称为“上三旗” , 由皇帝直接统领 , 其余的被称为“下五旗” , 由宗室王公统领 , 从这样的称谓以及统御关系上来 , “上三旗”的地位高于“下五旗”成为了一种必然 , 而“上三旗”中的镶黄旗一直以来又被称为“头旗” 。 至于“下五旗”之间 , 尽管没有进行严格的地位高低的确认 , 但也可以根据其在左右翼排序的位置 , 进行地位上的区别与划分 。
而这样的地位高低划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 随着统治者的更迭与领旗旗主的变更 , 各旗之间的地位也在发生着变化 。
#雍亲王府#地位最低的是哪一旗?,清朝的八旗之中
文章图片
努尔哈赤时期 , 地位最低的便是两白旗 。
“八旗”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 , 这也是经历一个漫长而复杂的“从一到八”的过程 。
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 , 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 , 其部队以黑旗为帜 , 故称“黑旗军” , 此为“一旗”阶段 。
到了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 , 努尔哈赤统一建州女真 , 随着势力的壮大 , 努尔哈赤另设“红旗军” , 由他自己亲自统领 , 并将此前的“黑旗军”交由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指挥 , 此为“两旗”阶段 。
明万历二十一年(1601年)前后 , 努尔哈赤开始根据女真人传统的“猛安谋克”制度 , 对所属部众进行大规模改造与重建 , 并以纯色为辨 , 建立黄、白、红、蓝四旗 , “军民一体”的制度也就此形成 , 此为“四旗”阶段 。
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 , 努尔哈赤势力进一步壮大 , 并且基本统一了除叶赫部外的女真诸部 , 于是其对于部众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调整 , 在此前“四旗”的基础上 , 划分为正黄、镶黄、正白、镶白、正红、镶红、正蓝、镶蓝 , 共计八个旗 。
至此 , “八旗”正式形成 , 并且在第二年 , 也就是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 正式建立后金政权 。
#雍亲王府#地位最低的是哪一旗?,清朝的八旗之中
文章图片
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 , 除了正黄旗(45个牛录)和镶黄旗(20个牛录)为努尔哈赤亲领外 , 其余均为努尔哈赤的子、侄、孙统领 , 即:正红旗(25牛录)由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统领;镶红旗(26牛录)由代善长子岳托统领;正蓝旗(21牛录) , 由努尔哈赤五子莽古尔泰统领;镶蓝旗(33牛录)由努尔哈赤的侄子 , 也就是舒尔哈齐的次子阿敏统领;正白旗(25牛录)由努尔哈赤的八子皇太极统领;镶白旗(15牛录)努尔哈赤之孙 , 其长子褚英之子杜度统领 。
满洲人历来是“以黄色为尊” , 再加上两黄旗是由最高统治者努尔哈赤亲领 , 因而两黄旗的地位是八旗中最高的 。
而在努尔哈赤晚年的时候 , 其将亲领的两黄旗 , 分别授予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每人15牛录 , 其余的20个牛录自己统帅做亲军 , 并且明确表示阿济格统领镶黄旗 , 多铎统领正黄旗 , 自己去世后统帅的亲军全部交给多铎 。
由于这20个牛录的亲兵基本都来自于镶黄旗 , 并且包括费英东、额亦都等“五大臣”在内的一众努尔哈赤亲信与起兵元勋皆隶属于镶黄旗 , 同时在此后的征战中 , 努尔哈赤依旧是直接统领镶黄旗 , 所以从这一时期开始 , 镶黄旗便成为了默认的“头旗” , 直至大清王朝灭亡 , 这一地位始终得以被保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