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识局@企业营销策略大变,药代转型已迫在眉睫,带量采购全国落地( 二 )


但由于基层医疗保健发展滞后 , 县级医疗保健水平不发达 , 特别是医生的技术和能力相对不足 , 且患者对于疾病认知和依从性差 , 在拓展基层市场时 , 利用网络以及各种平台做好学术推广变得尤为重要 。
除了开拓基层市场 , 企业也可以把目标放在零售药店市场 , 近年来 , 随着医保控费、药占比、零加成等医药政策 , 医院处方大量外流至零售药店 。 如何挖掘零售药店市场 , 也许会成为企业制胜的一把利剑 。
而且 , 跨国药企已经借助互联网医疗的新模式加强医患沟通 , 提升诊疗效率 , 同时扩大营销覆盖面 。 目前 , 外企在这方面已先行一步 , 比如礼来与腾讯、丁香园共同推出“礼来糖尿病优行关爱项目”、葛兰素史克与阿里健康联合打造“瑞至——成人疫苗服务系统” 。
健识局@企业营销策略大变,药代转型已迫在眉睫,带量采购全国落地
文章图片
图/视觉中国
此外 , 企业还可以在营销上探索新的支付模式 , 如和商业保险合作 , 尤其是针对价格高的创新药 。 目前 , 辉瑞制药针对乳腺癌药物爱博新 , 与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合作推出“博爱新安--乳腺癌患者医疗费用补偿项目” , 尝试将商业保险融入乳腺癌治疗支付 , 旨在从普及疾病认知、提升患者体验、解决支付问题三大维度切入 , 搭建全方位患者服务体系 。 随着国民健康、保险意识的提升 , 这种模式比买药赠药的药品援助政策更具影响力 。
未来 , 企业要想长远发展 , 除了改变营销策略 , 还须在新药研发上发力 , 建立药品研发——上市销售——再投入研发这一良性循环 。 但由于新药研发是一个高投入、漫长的过程 , 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将成为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
覆巢之下 , 安有完卵
医药代表面临残酷抉择
近年来 , 我国药企对销售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 一般必须具有医学或药学知识背景 。
目前我国医药销售行业人员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 一类是具有医药背景的正规销售人员 , 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沟通能力 。 另一类是医药自由人 , 基本采用纯客情和费用销售 。
在产品销售利润被大幅压缩的情况下 , 医药销售人员将不得不转型 。 留下or离开 , 这是一个问题 。
笔者认为 , 对于具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正规销售人员 , 随着销售团队的正规化可能会迎来新的机遇 。 但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 要想留下来 , 就得回归到学术本真 , 同时依靠团队实力 。
在发达国家 , 医药销售人员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行业 。 据美国专业媒体MedReps发布的医药销售人员薪酬报告显示 , 2019年医药销售专业人员的平均基本工资是95295美元 , 年均总收入为156785美元 , 并呈逐年上升趋势 。
尽管医药行业正在发生着变革 , 未来留下来的医药销售人员 , 仍是作为生产企业和临床医生之间的中介人员 , 但工作重点将是医药信息的传递 , 尤其是对于未进入集采的药品和新上市的药品 。
他们通过药品信息的传递 , 医药销售人员将药品通过临床医生带给患者 , 同时还需将药品临床使用等情况反馈给厂家 , 以便厂家更好的对药品的不足进行改进 。
健识局@企业营销策略大变,药代转型已迫在眉睫,带量采购全国落地
文章图片
图/视觉中国
如何更好地进行医药信息的传递 , 将是销售人员的重中之重 。 笔者认为选择和学习都很重要 , 首先要对自己负责的产品进行评估 , 对于那些比较成熟的普药产品 , 企业可能率先就会精简人员 , 但是不可能不留一人 , 是否继续坚持需慎重考虑 。
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 , 尤其是非常热门的抗体药物 , 可能会有很大一部分销售人员会投身该领域 。
笔者认为医药代表一旦选择一个新的领域和市场 , 就必须对相应产品的医学知识进行学习 , 还要了解竞品的信息 , 从各个方面来进行对比 , 同时要跟进产品的研发或研究进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