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命由天定 运由己生”,朱元璋靠这个道理乞丐变帝王( 二 )


这个皇觉寺原本也是个靠收租过日子的地方 , 结果今年灾情太严重 , 寺内也收不到粮食 , 于是就打发和尚们出门云游 。 于是朱元璋才当了五十天的和尚 , 就拜别了师父 , 硬着头皮离开了家乡 。
正所谓“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饿其体肤 , 空乏其身 , 行拂乱其所为” , 朱元璋心也苦了 , 身体也受累了 , 也填不饱肚子 , 在这天地之间孑然一身 , 已经没有什么好牵挂的了 。
在外游历的这段时间 , 朱元璋做对了两件事 , 一个是选对了方向 , 另一个是认识对了人 。 当他离开寺庙的时候 , 就决定要往西北方前进 , 因为他听说从南往西北方向这一路 , 年景比较好 , 比较好讨饭吃 。 他先是到了合肥 , 又到了固始 , 再到了信阳、淮阳一带 , 总之哪里庄稼长得好 , 他就往哪里去 。 这一路上 , 他遇见大户人家就敲木鱼 , 软磨硬泡讨饭吃 , 当然也没少受风餐露宿、野外求生的苦 。
这段流浪的经历 , 让他几乎走遍了淮西一带有名的地方 , 也熟知了这一代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 , 更重要的是他感受到了当时社会的人情冷暖 , 学会了人情世故 , 也逐渐找到了自己在这个社会当中的立身之本 。
记得朱元璋后来写过一首诗 , 专门来纪念这段流浪时候的经历 , 他说:“天为罗账地为毡 , 日月星辰伴我眠 。 夜间不敢长伸脚 , 恐踏山河社稷穿 。 ”字里行间满是豪迈之情 , 尤其最后一句 , 写出了一位帝王俾睨天下的气势 。
【爱历史】“命由天定 运由己生”,朱元璋靠这个道理乞丐变帝王
文章图片
另外 , 淮西一带是后来重要的起义军西系红军潜伏活动的场所 , 西系红军的开山祖师彭莹玉就在这一带传播弥勒佛降生的教义 , 靠此来拉拢人心 , 为日后起义积攒力量 。 巧的是 , 这个彭莹玉跟朱元璋一样 , 也是个游方和尚 。 虽然不确定他俩是否见过面 , 但朱元璋在这片地方游历了这么久 , 起码会见过彭莹玉的门徒 , 听过他所传播的教义 。
从他游历的这么多地方来看 , 日后都成了红巾军起义的爆发地点 。 而且后来他回到黄觉寺的时候 , 还曾经“有故人自乱雄中以书来招” , 就是说有人从起义军写信来邀请他加入 , 由此可见 , 他必定认识了一些民间的反元活动势力 。
从命的角度来说 , 朱元璋生于贫穷的佃户之家 , 后来家庭遭遇变故 , 亲人纷纷去世 , 他自己也不得不在外流浪 , 虽然是什么游方和尚 , 但实际跟乞丐差不了多少 。 总之 , 在当时人的眼中 , 这就是活脱脱的贫苦命 , 能靠当叫花子活下来就不错了 。
但从运的角度来说 , 朱元璋一直在做一些普通人做不到的选择 , 比如他少年立志要当“皇帝” , 在四处游历的过程中 , 并没有安安分分地当叫花子 , 而是认识了一些反元活动分子 。 在这里要提一下 , 虽然他认识了那些反元分子 , 但是他并没有立刻就决定加入 , 而是后来又回到了黄觉寺 , 还被当时的朋友写信邀请 。
这其实也是他的智慧所在 , 因为当时那些反元分子的势力还没起来 , 以后不知道什么样呢 , 颇有心机的朱元璋自然不会冲动加入 。 但是他又没有直接拒绝 , 而是一边当着叫花子 , 一边跟这些人保持联系 , 随时做着两手准备:万一他们起来了 , 我还能跟着沾光 , 万一他们起不来 , 我至少也能保命 。
正因为朱元璋不断地做出了对的选择 , 才导致他的运势越来越好 , 甚至能够到达改命的程度 。 “命由天定运由己生”这八个字 , 在朱元璋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
【爱历史】“命由天定 运由己生”,朱元璋靠这个道理乞丐变帝王】后来朱元璋自己总结他这段时期的经历 , 他说“阅人既多 , 历事亦熟……人情善恶、真伪 , 无不涉历……人之情伪 , 亦颇知之 。 ”也就是说 , 他在这期间长了很多心眼 , 学会了辨别人情的善恶、真伪 , 懂得了为人处世的道理 。 而且 , 在他游历的过程中 , 也一定觉察到了社会正要变天的迹象 , 并开始积蓄力量 , 准备跟这命运斗上一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