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泥土”贵如“黄金”的陶瓷行业,是暴利行业,为何从业者却活不下去?


「黄金」“泥土”贵如“黄金”的陶瓷行业,是暴利行业,为何从业者却活不下去?
文章图片
「黄金」“泥土”贵如“黄金”的陶瓷行业,是暴利行业,为何从业者却活不下去?
文章图片
「黄金」“泥土”贵如“黄金”的陶瓷行业,是暴利行业,为何从业者却活不下去?
文章图片
陶瓷是泥塑 , 古代有名句说:“莫笑挖山双手粗工成土器动王都 。 历朝海外有人到高岭崎岖为坦途 。 ”泥土 , 其实比黄金贵多了 , 比如 , 一个重500g的元代青花瓷器罐 , 现在售价100万的很常见 , 而现在500克黄金也只有25万元 , 从这个角度来说泥土做成的陶瓷 , 不知道比黄金贵多少倍 。
邓希平高温颜色釉
咋们就不要说古董瓷器 , 近代陶瓷艺术家邓希平一件高温颜色釉 , 最贵的售价可达到千万 , 而黄金的价格恒定的 , 现在佩戴黄金人家说你庸俗 , 如果有名家的陶瓷艺术品作为镇宅之宝 , 朋友们会羡慕 。 “泥土做成陶瓷 , 溢价空间太大 , 这么一个暴利的行业 , 为什么从业者却个个都在苦苦坚守 , 活的并不滋润 。 ”“泥土”赛“黄金”的陶瓷行业“暴利” , 为何从业者却垂头丧气丧气?这是为何呢?这是为何呢?
这里 , 有很多综合因素存在 , 最为关键的是流通和文化环境遇到了上升瓶颈 。
王锡良老先生的这件作品 , 出现跳水现象 , 见到有人在社交网络低价出售 , 陶瓷泰斗的作品尚且如此 , 你应该就可以看到景德镇陶瓷艺术行业的困境和危机了 。 不过 , 很多网友好奇 , 既然陶瓷艺术品利润那么丰厚 , 为什么从业者却举步维艰?事实上 , 景德镇陶瓷专业市场 , 门可罗雀 , 不少人把工作室搬到了家里 , 以此降低运营成本、勉强度日 。 一边是代表国粹的陶瓷艺术 , 一边是一个个从业者失守 , 陶瓷文化艺术产业是不是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我又如何复兴陶瓷文化艺术呢?
或许 , 我们还是要从古典文学中找到答案 , “一将功成万骨枯” , 陶瓷贵不贵 , 大众消费是基础 , 没有很多普通的人支撑 , 也就不会有拔尖的作品 。 枝繁叶茂 , 是因为能落地生根和根深蒂固 , 一个行业的兴盛 , 是因为这个行业不仅入门快 , 同时也能出成果 , 以前 , 一些读书成绩不好的人 , 就会在没有门槛的陶瓷厂当学徒 , 很容易就生存了下来 , 有生存才能有发展 , 生存容易 , 那么发展就容易 。
【「黄金」“泥土”贵如“黄金”的陶瓷行业,是暴利行业,为何从业者却活不下去?】
而现在 , 这种局面已经打破 。 在科技的带动下 , 不需要那么多的手工技艺 , 实用主义在颠覆审美和传统文化 , 好比以前木匠需要凿子打眼 , 现在可用钉子钉 。 “卯榫工艺的桌子 , 工钱贵 , 普通人买不起;再说 , 多数人为了生活东奔西走 , 没有固定的家 , 所以在家庭装饰方面 , 大家也不大愿意花费很多 。 ”用钉子钉的桌子和用机器生产的陶瓷 , 本质上都一样 , 外观和使用上和手工的没有太多的差别 , 不过在内行人看来 , 卯榫工艺和手工制造的东西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手工的东西 , 形态各异 , 不可复制 , 市场稀缺 , 可是消费者不买账 , 消费者不知道手工的东西究竟好在哪儿?他们担心上当 , 不敢买 。
就拿陶瓷来说 , 以前为什么贵 , 这是因为上层人士都在用陶瓷 , 王室在景德镇有御窑厂 , 文人墨客用陶瓷吟诗作赋 , 起到引领和示范作用 , 普通民众效仿 , 这样才形成了陶瓷文化 。 “文化 , 并不是上层人士玩的 , 那样就不能能传承至今 , 陶瓷等艺术之所以在现在还存续 , 主要是有民间基础 。 ”明·缪宗周的《兀然亭》诗句中说:陶舍重重倚岸开舟帆日日蔽江来 。 工人莫惜天机巧此器能输郡国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