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北京日报评论:抓好“关键小事”推动精治走向深入


 推动:北京日报评论:抓好“关键小事”推动精治走向深入
文章图片
北京市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将于“五一”正式施行,首都城市精细化治理再添重要抓手。在北京的城市治理任务清单上,大事要事很多。如今,将这两件“小事”摆到重要位置,是“精治”走向深入的必然要求。
个人多次拒不垃圾分类,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停车位应当优先满足业主需要;老物业拒不退出将被罚……本市新版《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和《物业管理条例》将于“五一”正式施行,首都城市精细化治理再添重要抓手。如今,动员令已经发出,倒计时已经开启,全市上下积极行动起来,抓好两件“关键小事”,将助力我们的城市更加和谐宜居。
所谓“关键小事”,“小”在切口,“关键”在意义。实行垃圾分类,关系每个人的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破解物业服务引发的环境差、停车难等突出问题,关系千家万户的安全感、幸福感,也关系着基层社会的和谐稳定。而选择对两件“小事”齐抓共管,也是因为二者间存在密切联系。垃圾分类的重要环节在社区,落地时顺畅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物业管理是否有力。反过来看,垃圾分类这一全民行动,正是物业与社区、居民等主体相向而行的一次契机。交心沟通,共同求解,都有助于提升物业管理水平和居民的认可度。两件“小事”共同推进,可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在北京的城市治理任务清单上,大事要事很多。如今,将这两件“小事”摆到重要位置,是“精治”走向深入的必然要求。
面对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市民需求的水涨船高,北京于六年前开启了精细化治理新征程。正如绣花需要根据构图变换针线,“精治”的发力方向和治理举措也在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前些年,大力治理那些被忽视的角落,整治私搭乱建、开墙打洞等“牛皮癣”,换来了清爽干净的背街小巷,找回了“四九城的老味道”。当城市面貌整饬一新,接下来需要优化的就是城市肌理,重点补齐发展理念、生活方式和社会文明等方面的短板。以这样的视角观之,狠抓垃圾分类、物业管理两件“关键小事”,实乃水到渠成。
精细化,是一种态度,更是一种能力。治理目光向下,善于发现问题只是第一步,管得了、管得好才是关键。为此,北京近些年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从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引领基层治理创新,到以“接诉即办”快速响应百姓需求,切入点或许不同,但思路一以贯之:治理重心下移,不断缩小和细化治理单元,把工作具体到“格”、责任落实到人;治理资源下沉,为基层责任人赋权赋能,弥补基层的治理缺环。这套“方法论”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不仅解决了不少老百姓的烦心事,在此次应对疫情的过程中也大显身手。如今推动垃圾分类、物业管理两项工程,也要沿着这一思路,灵活运用这套“方法论”。
【 推动:北京日报评论:抓好“关键小事”推动精治走向深入】具体来说,首先是建章立制、明确权责。就拿物业管理来说,全市一万多个小区中,有物业管理的不到半数,一些小区想要成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往往被卡在了过高的门槛上。即便好不容易成立了业主委员会,也往往由于运作程序的不规范而滋生各类新问题。还有一些小区虽有物业管理,但问题频出,居民指责物业公司不履职不称职,物业公司抱怨居民不交物业费,一来二去陷入僵局。如是种种,症结都在于制度缺位或滞后导致的权责模糊。如今,新规围绕现实痛点作出了制度安排,使得基层治理有法可依。比如,捋顺了社区监管物业的关系,压缩了物业推诿扯皮的空间;比如,将党的组织体系与基层治理体系有机融合,以党组织引领各种力量“跟着干”,最大程度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城市治理优势。
再一个,就是人人参与、共治共管。垃圾分类也好,物业管理也好,看似事小,其实都是系统工程,涉及政府、企业、社区、居民等多方主体。这就决定了,最大限度调动各方协力推进是关键所在。物业利用社区公共部分从事经营活动所得收入,如何分配?垃圾箱房设置在哪?投放时间如何确定?面对这些林林总总的问题,不是一拍脑门就能得出答案的。街道、物业、居民多沟通多协商,善于听取各方意见,善于凝聚最大公约数,许多难点痛点就能迎刃而解。各方利益得到最大化满足,政策推行起来自然顺畅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