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世界】《鬼谷八荒》仅剩的3%好评,全是《三国杀》玩家打的?( 二 )


制作人的道歉信没能挽救《鬼谷八荒》的口碑 , 反而让官方因回应时的漏洞百出而更加难堪 。 此后《鬼谷八荒》关闭了Fanbook跳转 , 在与玩家的沟通中语焉不详 。
更离奇的是 , 《鬼谷八荒》在4月26日凌晨更新后封杀了所有民间MOD , 引发轩然大波 。 同一天内 , 《鬼谷八荒》又立刻撤销了这一行为 , 并且没有提供任何解释 。
曾经对《鬼谷八荒》青睐有加的玩家们耐心耗尽 , 转身离去 , 只剩下Steam上的数万条新增差评作为证据 。
【游戏世界】《鬼谷八荒》仅剩的3%好评,全是《三国杀》玩家打的?
文章图片
不久前还春风得意的《鬼谷八荒》、鬼谷工作室与制作人张三 , 就此深陷恶名的泥潭 , 无法自拔 。
02、张三做错了什么?
当前玩家社群普遍相信的一种说法是 , 《鬼谷八荒》之所以做出种种异样举动 , 根本的出发点是为了版号 。 人们怀疑 , 张三试图收缩内容尺度 , 以此规避监管风险 , 并最终获得《鬼谷八荒》、续作乃至手游版本在国内市场上线运营的机会 。
霸王条款、引流嫌疑等争议都可以通过沟通解决 , 但核心理念上的冲突才是《鬼谷八荒》问题的根源 , 即用户所需与游戏开发者的利益冲突 。
对于试图申请版号的张三来说 , 为了更长远的商业利益 , 《鬼谷八荒》不可能满足玩家所需的MOD内容尺度 , 所以势必要求玩家对此作出让步 。 但前期的“饼”已经画好 , 《鬼谷八荒》只得硬着头皮上线“阉割版”的工具 。
对玩家来说 , 这就是纯粹的欺骗行为 。 更何况 , 《鬼谷八荒》本身就有着极大的特殊性 , 它实际上还处在EA测试状态 , 这就让问题的性质变得更为恶劣 。
【游戏世界】《鬼谷八荒》仅剩的3%好评,全是《三国杀》玩家打的?
文章图片
EA(EarlyAccess)意为“抢先体验” , 是steam平台推出的一项特殊功能 。 通过EA测试 , 玩家可以购买仍在开发阶段的产品并优先体验到游戏内容 。
采用EA测试的游戏 , 大多是来自中小开发者团队的项目 。 通过用户的预先付费 , 开发者能提前回笼部分资金以便继续推进项目 , 解决了基本的生存问题 。
参与EA测试的玩家也不同于一般的消费者 , 他们的购买更像是一种“投资下注” , 是对游戏潜力的认可和对开发者的鼓励 。 本质上看 , EA测试近似于一种新型众筹 , 开发者也有义务兑现向玩家许诺的开发计划 。
在EA机制 , 消费者面临了“提前付费”本身的额外风险 。 当开发者没能兑现承诺时 , 玩家就再也玩不到完整版的游戏 , 也无法获得对应的补偿 。 将玩家与开发者连接起来的不是纯粹的经济契约 , 而是信任与情感投注 。
以往的《鬼谷八荒》靠着长长的更新计划获得玩家的帮助 , 通过上进的态度掩盖游戏现有内容的局限性 , 不仅收获了“国产之光”的美名 , 也为开发团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回报 。
相对应的是 , 当《鬼谷八荒》这支“潜力股”以粗暴的方式伤害了玩家的情感 , 玩家社群的反弹也就注定会更加强烈 , 因为这无异于一场背叛 。 “蜜月期”终结之后 , 失望的玩家只能逃离这个南辕北辙的修仙世界 。
也许把控内容、申请版号是合乎商业逻辑的路径 , 但这并不意味《鬼谷八荒》可以为此打破与玩家之间的隐形契约 。 更长远地看 , 《鬼谷八荒》是在透支国产游戏支持者对于国产游戏的信任 , 其负面影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更为深远 。
【游戏世界】《鬼谷八荒》仅剩的3%好评,全是《三国杀》玩家打的?】在故事的最开始 , 如果没有那群自发集结的支持者 , 天下有谁能识得张三 , 又有谁能识得初出茅庐的《鬼谷八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