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华人科学家登上Science封面:一分钟完成烧结陶瓷
本文插图
《Science》May 1 封面图(来源:官方)
钛媒体5月1日消息 , 美国马?兰?学帕克分校的科研团队联合美国加州?学发布最新研究成果 , 他们利用在惰性气氛中辐射加热 , 采用大数据计算方式 , 开发了一种超快高温烧结(UHS)工艺方法 , 10秒合成 , 最多需要1分钟时间加热 , 就可轻松完成烧结陶瓷过程 , 从而制备陶瓷材料 , 形成固态样品 。
据悉 , 该研究成果刚刚发表在知名科学期刊《Science》(科学)杂志封面上 。
本论文通讯作者 , 马里兰大学杰出讲席教授 , 材料创新中心的主任胡良兵(Liangbing Hu)教授通过邮件方式对钛媒体App表示 , 这一新的研究成果 , 是将传统工艺与大数据计算结果相结合 , 实现了高功能材料快速筛选过程 , 加速陶瓷材料领域发展进程 。
【[陶瓷]华人科学家登上Science封面:一分钟完成烧结陶瓷】
本文插图
马里兰大学的胡良兵教授(受访者提供)
陶瓷是以天然粘土以及各种天然矿物为主要原料 , 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烧制过程才得到的 。 由于其出色的外观和化学稳定性 , 陶瓷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场景中 。
而在制造陶瓷的过程中 , 烧结工艺是最耗时间 , 也是最难的流程之一 。
经过成型之后的陶瓷制品 , 坯体表面仍具有“表面能”(注:“表面能”指的是创造物质表面时 , 破坏分子间作用力所需消耗的能量)较高的粉粒 。 工人利用烧结方式 , 实际上是在降低“表面能”的方向变化 , 不断进行物质迁移 , 晶界随之移动 , 气孔逐步排除 , 产生收缩 , 使坯体成为具有一定强度的、致密的瓷体 。 工人需要花费几个小时 , 甚至是几天时间 , 才可以煅烧出精美的陶瓷样品 。 而且 , 烧结过程并不可控 , 最终成品良率并不高 。
因此 , 现有烧结工艺具有很多局限性 , 例如 , 烧结时间长 , 烧结工艺复杂 , 烧结过程需要加压 (SPS 烧结) , 烧结温度低 , 烧结样品结构局限单一等 , 陶瓷成品低的主要原因是挥发性成分元素的降解 , 使得合成潜力受限 。
而胡良兵团队的最新研究 , 旨在提供一种快速 , 高效 , 简单 , 节能 , 普适性的烧结方法 , 提升合成潜力 。
本文插图
10秒陶瓷合成模拟颗粒加热过程
经过多次试验后 , 他们利用盐或氧化物 , 压制一形状与药片类似的颗粒 , 夹置在两个焦耳加热碳带之间 , 形成加热台 , 将其放入煅炉内 , 使得挥发性成分元素不降解 , 成型陶瓷样品表面可均匀受热 。 大约10秒钟后 , 样本表面就可达到三千摄氏度以上 , 满足烧结温度 。 他们还利用大数据计算方式 , 检测缎炉烧制温度 , 让加热台在适宜时间放入煅炉 。
利用这一新的烧结方法 , 科研人员最终得到了稳定的陶瓷样本 , 成品良率显著提升 。
胡良兵对钛媒体App表示 , 这一快速烧结工艺的烧结时间是可调的 , 可根据烧结材料特性和所需结构而定 , 一般在1秒到1分钟之间 , 而传统烧结工艺需要几十个小时 。
他强调 , 新的烧结方法和传统烧结方法相比 , 会有很大不同 。 不仅仅在于电阻加热和压制颗粒的作用 , 更多的是在烧结陶瓷过程中 , 固相反应和高温煅烧同时进行 , 加速陶瓷表面气孔减少过程 , 提高合成潜力 。
本文插图
胡良兵认为 , 该方法还能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 , 实现复杂的陶瓷材料结构设计 , 未来或能够用于制造新型固态电解质 。
- 株洲发布TB“株洲爱心包裹”让华人华侨心暖
- 驱动之家科学家在地球拍下木星完整红外照片:画面难得一见
- 酷车视野无论什么身份,只能在这里停留3个小时,世界上唯一没有华人的国家
- 蒙城华人魁北克幼儿园长们为明天开园而挣扎
- 资深娱乐家91!华人运通简编,低配山寨版FF
- 贵义快讯为什么会自动焊到一起科学家揭晓答案,太空中两块金属相遇
- 最短命脊椎鱼,活不过2个月,被科学家当成宝
- 三星这价格也是醉了:三星跟风魅族推陶瓷手机,老旗舰卖5799元
- 数码科技评论员近6K售价,网友:新智商检测机?,三星S10+陶瓷版发布
- 数码科技评论员三星S10+陶瓷版发布,近6K售价,网友:新智商检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