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老照片: 参观马克沁重机枪射击的清朝驻英公使, 挑着草鞋的父子俩

【历史故事】老照片: 参观马克沁重机枪射击的清朝驻英公使, 挑着草鞋的父子俩
文章图片
照片中此人是清末湘军将领苏元春 , 此人在历史上留下的评价褒贬不一 。
苏元春因为协助原广西提督冯子材抗法有功 , 一时间风光无限 , 中法战争结束后 , 苏元春被任命为广西提督兼任广西边防督办 。
苏元春在镇守广西期间 , 修建了大量的防御设施 , 修复了被法军破坏的镇南关 , 因为他主持修建的军事防御体系庞大 , 又多以城墙相连 , 故有"南疆小长城"之誉 。
苏元春在中法战争和镇守广西边疆是有功的 , 但是他在1899年11月16日干的一件事却是让人唾弃的 , 当时法国想强行租界广州湾(今广东湛江港) , 于是清廷就任命了苏元春为钦差大臣前去与法国谈判 。
苏元春本着可了则了的心态与法国签订了《广州湾租界条约》 , 条约上签订的租借期是99年 , 而且面积竟然比广州湾的实际面积大了10倍多 , 因为这件事情 , 苏元春被钉在了耻辱柱上 , 遍遭唾骂 。
【历史故事】老照片: 参观马克沁重机枪射击的清朝驻英公使, 挑着草鞋的父子俩
文章图片
1896年在英国拍摄的照片 , 这几个人刚刚使用一挺马克沁机枪试了一下它的威力 , 差不多有一个成年人腰那么粗的大树 , 在马克沁重机枪的扫射下 , 直接就被打成了两截 。
有两个车轮架着的就是马克沁重机枪 , 这款重机枪是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成功地以火药燃气为能源的自动武器 , 在马克沁重机枪发明前 , 世界各国的步兵都还在使用那种后座力相当大 , 装一发子弹打一发的老式步枪 。
马克沁重机枪的口径为11.43毫米 , 枪重27.2千克 , 它可以单发 , 也可以连发射击 , 它的理论射速是每分钟600发 , 还可以调节成慢速每分钟100发 , 这款机枪的出现 , 改变了战争的方式 , 如果在战场上还像冷兵器时代大规模冲锋 , 那必将遭到马克沁重机枪的重击 。
照片中站在大树右边的外国男子就是马克沁重机枪的发明者 , 美国工程师海勒姆斯蒂文斯马克沁 , 站在马克沁前面的是清朝驻英公使龚照瑗 , 1896年曾在英国诱捕孙中山的就是这位驻英公使龚照瑗 。
在龚照瑗对面的是他的侄子龚心湛 , 龚心湛同时也是清朝驻英使馆的参赞 , 龚照瑗和龚心湛之所以来参观马克沁重机枪的射击训练 , 是因为当时的清朝对这款机枪也有很大的兴趣 。
该枪还在试制阶段时 , 清政府即对这种威力巨大的新式武器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 金陵制造局早在1888年就开始引进仿制过 , 因为这款枪当时的性能还不够完善 , 所以清政府在1893年就停止仿制了 , 这此期间还是生产了30多挺 。
1893年到1894年 , 英国军队第一次将马克沁重机枪用在了实战上 , 英国军队一支50余人的部队 , 使用4挺马克沁重机枪就打退了5000多麦塔比利人的几十次冲锋 , 打死了3000多人 , 这才又引起了清朝对这款机枪的兴趣 。
【历史故事】老照片: 参观马克沁重机枪射击的清朝驻英公使, 挑着草鞋的父子俩
文章图片
照片中的这名男子叫西德尼·戴维·甘博 , 他是一名专门研究中国的美国学者 , 同时他也是一名业余摄影爱好者 , 他对我国近代历史上的研究还是有一定贡献的 。
甘博从1917年到1932年期间 , 曾经多次来到中国考察 , 他从上海一路考察到了四川地区 , 他在沿途拍摄了许多当地的人文风貌 , 很好的用照片记载了一段历史 。
甘博旁边的小照片是他在中国拍摄的照片中的一部分 , 甘博去世后 , 他的女儿将上万张照片和底片捐赠给了美国杜克大学 。
【历史故事】老照片: 参观马克沁重机枪射击的清朝驻英公使, 挑着草鞋的父子俩
文章图片
1917年在四川境内拍摄的照片 , 一对父子正挑着两担草鞋走山路 , 你可不要小瞧这些草鞋 , 它们可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发明之一 。
相传草鞋是黄帝的臣子不则创造出来的 , 因为做草鞋的材料遍地都是 , 而且草鞋穿起来非常的凉快 , 又软硬适中 , 人走路的时候就像脚底带风一样 , 所以深受百姓的喜爱 , 特别是山区的人民最喜欢穿这种鞋子了 。
除了百姓爱穿外 , 古代的王侯将相一样喜欢穿草鞋 , 汉朝的汉文帝还经常穿着草鞋上朝 , 东汉末年的刘皇叔更是卖草鞋的行家 。
【历史故事】老照片: 参观马克沁重机枪射击的清朝驻英公使, 挑着草鞋的父子俩
文章图片
1938年在河北地区拍摄的照片 , 这一幕真的非常感人 , 这就叫军民鱼水情 。
骑在小毛驴上的三人是从抗日前线转移下来的八路军战士 , 可以看到前面两位战士的手臂都受了伤 , 他们来到村口的时候 , 受到了当地村民的热烈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