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风起陇西:蜀汉为何比曹魏更容易被间谍渗透?这三点原因是关键

谍战是诸战之首 , 古今中外的各种战争当中 , 间谍始终都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 《孙子兵法·用间篇》中就曾提到“故三军之事 , 莫亲于间 , 赏莫厚于间 , 事莫密于间 。 ”也就是说作为主将 , 在军队中最亲信的人莫过于间谍 , 给予奖赏的丰厚也莫过于间谍 , 能够交代最机密事情的也莫过于间谍 。 间谍的重要性可以说是不言而喻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蜀汉为何比曹魏更容易被间谍渗透?这三点原因是关键
文章图片
近日改编自马伯庸同名小说的风起陇西热播上映 , 这部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蜀魏之间在谍战情报方面的对决 , 双方互派间谍进行情报活动 , 而很显然 , 蜀国这边被曹魏渗透得更厉害 , 最显然的例子就是魏国间谍烛龙尽然能够打入蜀汉情报系统最高机构司闻曹 , 这也从侧面说明相比于曹魏 , 蜀汉政权更容易被间谍渗透 , 那这其中究竟是何缘由?笔者认为这三点原因是关键所在 。
第一:蜀汉内部严重不合 。 近代有一位伟人曾经说过“党内无派 , 千奇百怪” 。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古往今来 , 无论任何集团内部 , 都有党争的影子存在 。
三国时期 , 曹魏内部其实也有皇权与士族之间的内斗 。 可是当曹丕颁布了九品中正制之后 , 曹魏皇权与士族之间已经暂时达成了妥协 。 而反观蜀汉内部 , 从刘备入川 , 到诸葛亮依法治国 , 都始终没能顺利解决荆州士人 , 东州士人与益州士人之间的矛盾 , 这一点在电视剧风起陇西里面的具体表现就是东州集团代表李严与荆州集团代表诸葛亮之间的明争暗斗 。 其实要想将党争的危害降低到最小 , 最高领导者的驾驭能力也十分重要 , 可是纵观史册 , 我们不难发现 , 对刘禅无论怎样洗白 ,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 他的领导水平比当时曹魏的;领导者曹丕曹睿来说要相对弱势一些 。 再加上诸葛亮常年领兵在外 , 对朝政是鞭长莫及 。 可以说 , 正是蜀汉政权的高度“内卷”让对手有了可趁之机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蜀汉为何比曹魏更容易被间谍渗透?这三点原因是关键
文章图片
第二 , 前线地域的特殊性 。 三国时期 , 蜀魏双方的前线地域分别是陇西和汉中 。 相比曹魏对陇西的掌控程度 , 作为蜀汉北伐中原大本营的汉中 , 蜀汉对其掌控程度其实并不彻底 , 这主要是由于汉中地域的特殊性所造成的 。
当年虽然刘备拼尽全力终于从曹操手上夺下了汉中这块“肥肉” , 但是在此之前割据汉中数十年的张鲁却宁做曹公阶下囚 , 也不做刘备座上宾 , 他最终选择了投降曹操 , 而得到汉中的曹操也十分鸡贼 , 把汉中的大量人口全部都带走了 , 留给刘备一个空壳子 。
要知道张鲁在汉中割据自立的时候 , 他建立的是政教合一的政权 , 张鲁的组织形式 , 主要是五斗米道 , 手底下有广泛的信徒 , 虽然张鲁本人跟着曹操走了 , 同时曹操也把人口给迁徙了 , 但仓促之内 , 人口肯定依然有大量的留存 , 跟关键的是 , 五斗米道在汉中地区 , 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 。
这个事儿就比较麻烦了 , 剧中的五仙教就是以此为背景的 , 众所周知普通的政权找间谍 , 只要下功夫 , 很容易找到 , 但是魏国利用的原来五斗米教的势力范围 。 这种渗透和影响 , 无形之中是非常大的 , 尤其是很多信徒一直都是普通人的身份 , 他在没有接到命令之前 , 你根本无从查起 , 这无疑给蜀国的反间谍工作增加了许多难度 。
【历史故事】风起陇西:蜀汉为何比曹魏更容易被间谍渗透?这三点原因是关键
文章图片
第三 , 蜀汉执政者缺乏应有的警惕性 。 原著风起陇西中烛龙其实就是李严身边的亲信狐忠 , 那李严何许人也?他不仅是刘备的托孤大臣之一 , 而且在剧中还一度执掌蜀汉最高情报机构司闻曹 , 作为这样一位位高权重的大臣 , 对于身边的亲信尽然没有察觉出任何异样 , 难道蜀汉的“政审”只是儿戏么?再说作为司闻曹的最高主事人冯膺在和杨仪谈话的时候 , 他的小舅子孙令居然能在房外偷听 , 要知道这个孙令只是一个口无遮拦 , 一心想升官发财的碌碌小人 , 面对身边这样一颗“定时炸弹” , 试问冯膺的警惕性何在呢?
其实 , 在真实的历史中 , 蜀汉执政者的警惕性也深为人们所诟病 。 最经典的例子就是继诸葛亮和蒋琬之后 , 出任蜀汉丞相的费祎在延熙十六年的岁首大会上被手下的左将军 , 原来是魏国降将的郭循所杀 。 在整个三国时期 , 费祎是唯一一个被刺客刺杀的朝廷执政者 。 虽然这个事件的幕后黑手众说纷纭 。 但是也足以说明蜀汉最高执政者的警惕意识严重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