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真鉴■巨亏7.5亿,一部国产大片的泡沫史( 九 )
制片部门的职责是保证拍摄质量的前提下 , 做到支出可控 。 但问题在于 , 所有人都清楚 , 请外国主创是为了提升制作水准 。 如果不能为他们提供相应的保障 , 一切努力就会意义全无 。 更重要的是 , 拥有制作能力的人是真正的权威 , 所以制片部门内部互相提醒 , 面对外方主创的要求 , 保持克制和谦逊 。
因为懂双语 , 阿 Paul 负责与外方沟通 , 能做的只是有限度的讨价还价:「每个演员要 50 套衣服?不要每天换衣服吧 , 每人 40 套吧?剩下的 10 套拜托你重新排列组合 , 从那 40 套里帮我变出来吧?」
最大一笔超支——事实上 , 因为缺少可以借鉴的国内制作先例 , 《阿修罗》无法事先做出预算 , 所以 , 超支的准确含义是「超出想象的支出」——发生在摄影和机灯部门 。
剧组先是选用了「全世界也没多少台」的 H.265 , 得从洛杉矶进口 , 价格昂贵 。 「有些效果啊什么的 , 人家就要用这个 。 」在执行制片人麻朝俊的印象中 , 选择这个方案是摄影指导的坚持 。 摄像设备确定后 , 马文能与 Patrick 达成一致 , 向制片方提出要求 , 效仿《长城》 , 第一次在中国电影里使用 DMX 灯光控制系统 。
「一万平方米的棚 , 灯光不是人工打 , 而是靠计算机控制 , 定光强、定色温 , 还要开发软件系统 。 这个你打死我也想不出来 。 」对此杨真鉴笑着摇头 。
在马文能看来 , 《阿修罗》这样大规模的剧组 , 如果使用大量人力 , 也许单价便宜 , 但意味着耗时旷日持久 , 总价又会提高 , 艺术效果也难达预期 。 哪种方案性价比更高 , 没有人能说清楚 。
事实上 , 这也是资深灯光师马文能第一次使用最前沿的 DMX 控制方案 。 「我最喜欢飞机、大炮 。 」马文能说 , 进组之前 , 当 Patrick 邀请他来北京的大项目时他就清楚 , 这样规模的预算「可以给到我们去弄飞机、大炮」 。
「为什么非要采用这样的方案?」阿 Paul 提出过质疑:「我以前又不是没有拍过大片 , 我也拍过《碟中谍 3》 。 」
「我——知——道——」回忆起说服阿 Paul 的过程 , 马文能拖长了声音 , 「《碟中谍 3》已经是 10 年前的东西了 。 Paul 哥 , 你现在用什么手机?是 , 老款手机也可以打电话 , 但你现在为什么会使用 Iphone?」
最终 , 制片人采纳了马文能的建议 , 又为 DMX 配备了必须的 SkyPanelLED 灯 , 350 台 , 阿莱最新款 。 SkyPanel 这样的灯具 , 小制作的电影只需要 4 到 6 台 , 而当时全国能找到的 SkyPanel 总共也只有 400 台 。 马文能对能在《阿修罗》剧组达成心愿颇为感激 。
《阿修罗》这样的一部电影 , 在国内找不到使用同等规模器材的参考 。 说到这里 , 马文能眨眨眼睛 , 「有点像我们说什么 , 制片部门就只能听什么 。 」最终 , 灯光器材耗费了 2800 万 。 在《阿修罗》之后 , 如果有中国剧组需要使用相近规模的灯光 , 那么他们终于能依据阿修罗的经验做出预算 。
对外国主创提出的高要求 , 杨真鉴愿意保持开放和信任 , 在他看来 , 那不仅是不妥协的艺术追求 , 也代表制作能力的真正提升 。 但当记者问起麻朝俊对这种开放态度的看法 , 他叹一口气:「说白了 , 谁难受谁知道 。 」
轮到自己的一场重头戏 , 演员董琦满心期待地赶到了片场 , 却发现只有少数中国人在场——因为到期未支付薪酬 , 外国制作人集体停工 。 董琦觉得失望 , 氛围变了 , 大家不像以前那么团结 。 导演张鹏看起来很憔悴 , 她不能说什么 , 只能尽量按照要求完成那场戏 。
当其他部门陆续收到拖欠的薪酬时 , 为剧组垫资的马文能突然觉得自己非常愚蠢 。 在那之前 , 他也曾催问制片部门 , 对方承诺一个月后到款 。 他选择相信 , 直到他发现承诺日期时 , 所有人都收到欠款 , 只有他没有 。
「你为什么不先给我?我还帮你垫付 , 你是不是欺负我太善良?」马文能随即也要求灯光部门停工 , 并告诉执行制片人麻朝俊 , 「这次我是认真的 。 」很快 , 他收到了钱 , 但只有垫付资金的一半 , 剩下的 90 万 , 直到关机 9 个月后才支付 。 谈起这段不愉快 , 马文能语气里有些轻蔑:「讲难听一点 , 就像你养了一只狗 , 你觉得跟它关系很好 , 但它突然反咬你一口 。 」
- 王家卫:1990年,王家卫花4000万拍此片,刘德华主角变配角,投资人巨亏
- 「乐视网巨亏112亿」乐视网巨亏112亿 今日困顿贾跃亭要不要负责?
- 「乐视网巨亏112亿」昔日大佬如今败落 乐视网巨亏112亿
- 「诺兰」他用0.0002亿成本拍的电影,打了7.5亿国产烂片导演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