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将王韶面对危局单独赴会,一己之力招降蕃部12万之众!

北宋被后人视为“弱宋”,有人说不仅战力不足,连出名的将领也不多,事实上是这样吗?非也,开国之初曹彬、潘美等大将统一中原,军功赫赫,仁宗年间,狄青打得西夏闻风丧胆,夜袭昆仑关名扬天下。到了神宗朝,北宋又出了一位了不起的将军,那就是王韶,因为其出镜率比较低,名气不是太大。但王韶的功绩,可以说是自赵光义攻灭北汉之后前所未有的。王韶的《平戎策》也被当时神宗定位战略国策,并以一文官之力,收复河湟地区五州土地,开拓疆土2000多里,取得不世之功勋。
北宋大将王韶面对危局单独赴会,一己之力招降蕃部12万之众!
文章插图
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王韶向神宗上奏《平戎策》。其大致内容:西夏是国家一大威胁,且河湟地区常年不稳定,如果西夏派兵占据此地,会把国家推入无法挽救的深渊。对此,需要出兵占据河湟地区,可以对西夏形成包围之势,来解决西夏的威胁。史料记载“西夏可取。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当时正是王安石变法时期,王韶赶上了好时候,王安石变法的目的是改变积弱的现状,重振国家。王安石的所有政策,基本上都是为了钱,因为当时国库空虚,北宋最大依仗不是军事,而是钱多,一旦经济崩溃,后果不堪设想。【 北宋大将王韶面对危局单独赴会,一己之力招降蕃部12万之众!
北宋大将王韶面对危局单独赴会,一己之力招降蕃部12万之众!
文章插图
不论是青苗法、市易法、均输法、免役法,不是为国家省钱,就是为了国家赚钱,以当时的情况已经很难维持,国库入不敷出。假若西夏战事再起,国力无法支撑,可能面临亡国的风险。王韶的建议恰巧符合神宗和王安石的政治路线,于是王韶被封为“秦凤经略司机宜文字”。王韶就此上马,成为一名军事指挥官。当时的吐蕃部落最大的头领之一叫俞龙珂,位置在青唐一带(今青海省内)。俞龙珂手下有不少部队,是个不容小觑的势力。如果盲目开战,宋军可能会吃亏。
北宋大将王韶面对危局单独赴会,一己之力招降蕃部12万之众!
文章插图
经过王韶的仔细调研,他发现俞龙珂有归附的可能,于是他冒着巨大的风险,带着少数护卫前去谈判。这就要说王韶有勇有谋,他孤身犯险是有把握的,史料记载“韶因按边,引数骑直抵其帐,谕其成败,遂留宿。明旦,两种皆遣其豪随以东。久之,龙珂率属十二万口内附,所谓包顺者也。”王韶细心和俞龙珂探讨了归附的利弊,甚至谈了一夜,留宿在俞龙珂帐内,这也说明王韶的谈判技巧也不是盖的。在王韶明晓利害之后,俞龙珂终于动摇了,最后率属下十二万人归顺宋朝。王韶不费一兵一卒立下大功,收复大量领土,给熙河开边开了好头,名垂青史。参考资料:《宋史·列传第八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