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基计划】高考 · 帮丨关于强基计划的几点误读与提醒


【强基计划】高考 · 帮丨关于强基计划的几点误读与提醒
文章图片
【强基计划】高考 · 帮丨关于强基计划的几点误读与提醒
文章图片
【强基计划】高考 · 帮丨关于强基计划的几点误读与提醒
文章图片
2020年是“强基计划”实施的第一年 , 有关高校即将公布强基计划招生政策 , 引发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
近期 , 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专家组成员、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就看到的一些按自主招生思路解读、猜测强基计划的言论 , 觉得有误导考生和家长之嫌 , 对各校即将出台的强基计划招生政策有着不合理的预期 , 陈总编对以下几点进行了澄清 。
一、强基计划不是自主招生的升级版 , 两个项目在思路上区别很大 , 并没有直接的沿袭继承关系 。
这一点务必需要了解 。 强基计划不是调整后的自主招生 , 是一个崭新的计划 , 不仅着眼于招生 , 而是招生与培养同步 。 自主招生 , 更多只着眼于招生 。
高考按总分录取有点像考察全能选手 , 因此 , 2003年推出了自主招生 , 其出发点之一是结合学校自主权 , 给学业有特长但偏科的孩子一个特别的升学通道 。 历经16年 , 自主招生因为种种原因在2019年高考结束后谢幕 。
在自主招生谢幕的同时 , 教育部推出了“强基计划” 。 这两者有相似之处 , 即都是给学科上有特长的学生一个特别的升学通道 , 也给了高校一定的自主评价权 。 但两者的区别也非常大 , 完全没有继承关系 。 自主招生更多地着眼于学校招生 , 即只是“入口”上的政策 , 学生入校后 , 基本上可以自由选择专业 , 没有太多专业限制 。
而强基计划更着眼于国家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 , 不仅涉及“入口”通道 , 还有长期培养 。 因此 , 强基计划首先限定了招生的基础学科 , 即数、理、化、生物、计算机、以及文(语言文字 , 不是文学)、史、哲等;入学后也不能自由转换专业 。 打个比方 , 你若是因物理竞赛特长被招进来的 , 就只能学物理 , 不能转学金融、经济等等 , 未来也不可以转换专业 。
此外 , 为加强基础学科人才的培养 , 强基计划支持鼓励学校对这批学生进行“单独编班、导师制、小班化” , 组建强有力的师资 , 本硕博打通培养 , 这点和自主招生是完全不同的 。
4月15日 , 清华大学教学会议上透露 , 清华将以书院模式落地强基计划:除新雅书院外 , 新成立日新书院、致理书院、未央书院、探微书院、行健书院 。 可以预见 , 未来每所高校的强基计划都会有非常好听的新名字 , 即便是一个系的 , 一般人也没有资格上 。
二、与自主招生相比 , 强基计划更重视高考成绩与学科水平的潜力评价 。 各高校具体的招生政策即将出台 , 一切应以高校的信息为准 。
自主招生中 , 高考成绩的评价作用相对较弱 , 高校的优惠幅度较大 。 自主招生高校可以根据自己的评价结果 , 给与考生10分-60分不等的降分录取优惠 。 在高考成绩差异率曲线越来越扁平化的今天 , 这一优惠幅度可以说非常大 , 甚至是显著的 , 因此导致考生和家长趋之若鹜 , 尤其是想上名校的学生 , 甚至带动形成了一个产业 。
但强基计划从更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 , 显著加强了高考成绩评价 , 明确高考成绩占总评价的85% 。 一些培训机构出于市场目的 , 刻意误导声称这一比例并不大 , 校测的15%更重要 。 表面上 , 这个说法对 , 但实际上是错误的 。 强基计划借鉴了新高考改革的一些经验 , 入围强基校测有个前置条件 , 即“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 , 按在各省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 。 ”也就是说 , 如果高考成绩达不到入围标准 , 根本没有资格和可能进入到校测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