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超@哈啰的长期主义

国内新冠疫情已得到有效遏制 , 复工复产正在有序进行 。 4月27日 , 我参加了自疫情发生以来的第一次线下活动:在广州分会场参加哈啰出行的春季媒体沟通会 , 包括联合创始人兼CEO杨磊、联合创始人兼执行总裁李开逐在内的多位哈啰高管在会上跟全国媒体做了一次深入沟通 。
业务下月全面恢复 , 现金史上最多
疫情期间封城状态下的城市 , 出行基本是休克状态 。 疫情冲击 , 哈啰未能置身事外 , 不过却并未大伤元气 。 1-2月因为寒冬+春节长假两大因素本来就是出行淡季 , 因此疫情对其主要影响是在3月 。
3月的影响是短暂的 , 哈啰出行透露如今整体业务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八成 , 预计5月将全面恢复 。 恢复原因 , 一方面是因为复工复产稳步推进出行需求恢复 , 公共交通密闭性问题让共享单车和助力车业务回暖更迅速 , 另一方面则是上游供应链产能爬坡 , 使得新车投放可以逐步恢复 。
罗超@哈啰的长期主义
文章图片
出行是线下生活的重要场景 , 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城市商业社会活动的活跃度 , 哈啰出行业
【罗超@哈啰的长期主义】疫情冲击各行各业 , 首当其冲的是线下服务业 , 特别是餐饮、零售、出行等行业 , 哈啰出行业务能够快速恢复并不容易 。 哈啰单车和助力车去年在多数城市已经做到盈亏平衡 , 今年按照原计划可以盈利 , 考虑到疫情影响 , 哈啰将目标调整为盈亏平衡 。
杨磊透露 , 哈啰出行已在去年底完成新一笔融资 , 财务投资人出资占大部分 , 包括蚂蚁金服在内的部分老股东也有参与 。 哈啰出行当前的现金流非常健康 , 拥有创业以来最多的现金储备 。
罗超@哈啰的长期主义
文章图片
哈啰出行的业务步伐并未因为疫情放缓 , 3月在供应链被影响的情况下 , 发布了新一代单车与助力车;4月宣布与宁德时代、蚂蚁金服合资成立宁德智享 , 获上市公司中恒电气2亿元投资 , 迈出换电业务的重要一步 。
业务恢复到去年同期八成、拥有史上最多的现金储备、各项业务在疫情期间稳步推进 , 表明哈啰扛住了疫情的影响 , 似乎正处于史上最好状态 。 不考虑疫情影响 , 在经历ofoVS摩拜的第一轮对决后 , 共享单车行业就已遇到困境 , 哈啰出行以收割者的身份 , 与美团、滴滴一起收拾残局 , 让这个市场再度焕发活力 。 哈啰出行究竟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在媒体沟通会上 , 我看到三个关键词 , 由此对哈啰出行“管中窥豹” 。
“精益管理”:哈啰的运营之道
共享单车第一阶段增长迅猛 , 不过却呈现出典型的粗放式扩张的特征 , 包括密集补贴、过度投放、缺乏维护 , 一度成为不计成本的烧钱游戏 , 最后的问题大家都看到了 。 在美团收购摩拜单车后 , 游戏规则已经改变 , 行业都意识到 , 共享单车不再是烧钱模式 , 而是走向精细化运营 , 不再补贴求规模而是要让每辆车都能赚钱 , 成为一门“生意” , 共享单车平台则
在媒体沟通会 , 李开逐表示 , 国内共享单车已经进入了3.0时代 。 1.0时代是2018年哈啰出行率先开启的信用免押时代 , 行业不再靠用户押金“资金池”获利 , 让用户信任;2.0时代则是从粗放竞争转向对成本控制和精细化运营 , 聚焦效率和质量;3.0时代则是共享单车有机融入城市公共交通生态 , 成为公共交通服务的一部分 。 哈啰单车一开始都没有走补贴模式 , 2018年已率先在全国推行免押 , 后来率先提出网格化运营、数据化运营和精细化运营的理念 。
据哈啰单车事业部总经理褚轶群透露 , 哈啰的精细化运营以数据为基础 , 2016年刚开始做单车时就很注重数据的积累 , 单车的位置信息、每一笔工单、每一个时间点锁的电量、信号强弱、附近的基站信息 , 都被采集到BOS系统中 , 不断积累 。
基于这样的数据积累 , 哈啰单车可以用算法主动探知单车故障 , 甚至可以提前三五天预测未来会发生信号丢失的车辆 , 准确率高达70%到80% , 基于此提前干预 , 一方面避免单车失修沉睡 , 另一方面保障用户体验 , 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哈啰用户扫到“坏车”的几率会很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