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历史成语故事:债台高筑

姬延 , 史称周赧王 , 是周朝最后一位天子 , 今河南洛阳人 。
他在位时 , 已到了战国末期 , 因诸侯连年征战 , 周地仅剩下几十个县的范围 , 还不如个最小的诸侯国了 。
【爱历史】历史成语故事:债台高筑
文章图片
就这样 , 周还分成两半 , 巩县一带被称为东周 , 洛邑一带被称为西周(注意是历史上的东周 , 被分成东西周两个国) , 东周由东周公治理 , 西周由西周公治理 , 双方各自独立 , 互不服气 , 偶尔为争夺正统名号 , 还互相攻杀 。
周赧王懦弱无能 , 偶尔在东周住几天 , 见东周公给他脸色 , 便匆匆跑到西周 , 如果见西周公不开心 , 他又匆忙跑回东周 , 做着全国最大的傀儡王 , 受尽两个周公的欺负 。
公元前256年 , 周赧王住西周 , 西周公总算还客气地养着他 。
【爱历史】历史成语故事:债台高筑】这时 , 赵魏联军在邯郸大败秦军 , 楚国考烈王得知消息 , 便想联合六国诸侯 , 由自己任纵约长 , 一举消灭秦国 , 为楚国报仇雪恨 。
但他自知威望不足以号令诸侯 , 便派使者去朝见周赧王 , 想借用天子名义合纵诸侯抗秦 。
周赧王因秦军总想打通三川 , 灭亡东周 , 内心是又恨又怕 。
【爱历史】历史成语故事:债台高筑
文章图片
所以 , 当他一见楚国来使 , 听了来意 , 激动得眼泪都快下来了 , 立刻答应楚王的要求 , 分派使者去联合诸侯 , 他还决定集合一些西周军 , 直接参与对秦作战 。
命令一下 , 西周公开始东拼西凑 , 最后数了数 , 连老带少 , 集结了不到六千兵马 。
然而 , 周朝衰微已久 , 天下诸侯也很长时间没来朝贡 , 国库早就空了 , 这军队人吃马喂 , 枪械维护 , 兵车修整 , 哪一样不需要花钱呢?
于是 , 西周公奏请周赧王 , 由他立下字据 , 向京城那些富商、地主借贷军饷 , 保证打败秦国后 , 用战利品高息偿还欠账 。
周天子做担保 , 京城一些有钱人贪图高额利息 , 便纷纷主动掏钱 , 这下 , 军饷很快就筹到了 。
一切就绪 , 周赧王令西周公为统帅 , 浩浩荡荡率兵前往伊阙会合诸侯 , 结果只等来楚军和燕军 , 这是因为韩、赵、魏三国刚与秦军交战过 , 元气尚未恢复 , 没有发兵的力量 , 而齐国与秦交好 , 根本就不愿发兵 。
西周、楚、燕三军会合一处 , 因不见其他诸侯到来 , 不敢冒险去攻秦国 , 只好把军队暂时驻扎下来 , 耐心等候 , 这一等就是三个月 , 依旧不见他国派来一兵一卒 。
最后 , 楚考烈王无计可施 , 外加心烦意乱 , 便下令三方兵马各自撤军回国 。
西周公只好带着原封不动的六千兵马 , 垂头丧气的返回洛邑 。
虽然西周兵一仗没打 , 可屯军伊阙三个月 , 借来的军饷可全吃光了 。
那些商人、地主一听大军返回 , 纷纷举着借据 , 跑到王宫外七吵八嚷地讨债 。
【爱历史】历史成语故事:债台高筑
文章图片
这些字据是周赧王立的 , 可他哪有钱还啊 , 见宫外群情激愤 , 弄得他是羞愧难当 , 跑又没地跑 , 躲又躲不成 , 最后只能爬上一座高台 , 捂着耳朵 , 躲避着那些债主们 。
后来 , 人们便给那座高台起了个名 , 叫“避债台” , 由此引出“债台高筑”的成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