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神秘事」诸葛亮真的甘心辅佐后主刘禅吗?《出师表》一个细节暴露其内心
我们说到历史上的“忠臣” ,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绝对是不二人选 。 “三顾频烦天下计 , 两朝开济老臣心” , 杜甫的一首诗 , 可谓把诸葛亮拔高到一个无以复加的地位 。 可是 ,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文章图片
从三顾茅庐出道开始 , 整个《三国演义》里 , 诸葛亮的形象 , 确实无比伟大 。 不仅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 , 还对蜀汉忠心不二 。 尤其刘备夷陵之战吃了败仗 , 白帝城托孤一幕 , 刘备哽咽而说:“君才十倍曹丕 , 必能安国 , 终定大事 。 若嗣子可辅 , 辅之;如其不才 , 君可自取” 。
诸葛亮听了刘备这番话 , 可谓诚惶诚恐 。 至少 , 表面上表现出来的是这样 , 回答说:“臣敢竭股肱之力 , 效忠贞之节 , 继之以死!” , 可谓声情并茂 , 感人至深 。
文章图片
我们仔细回顾一下诸葛亮的生平 , 刘备托孤之时 , 五虎上将关羽张飞黄忠都已经死了 , 唯有赵子龙和魏延支撑残局 。 魏延一生都不为诸葛亮所喜 , 赵子龙却是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 此时能够制约他的人 , 确实不多 , 难怪刘备临终之前 , 要以此相试了 。
我们今天对诸葛亮的认识 , 大多来自《三国演义》或者《三国志》 , 可惜 , 这两本书 , 对诸葛亮都似乎比较偏袒 , 评价也都非常高 , 但总觉得有点失于公允 。
要知道 , 诸葛亮在出道之前 , 就以“管仲乐毅”自居 , 对自己的才华那是相当的自负 。 一般来说 , 有才华的人 , 如果有制约 , 那就会安分地发挥自己的才华 , 如果失去制约 , 就很容易膨胀的 。
文章图片
【「历史神秘事」诸葛亮真的甘心辅佐后主刘禅吗?《出师表》一个细节暴露其内心】刘备死后 , 此时的蜀汉 , 对外而言 , 非常疲羸 , 对内而言 , 几乎只有诸葛亮一人可以掌控大局 。 此时的刘禅 , 还只是一个17岁的少年 , 根本无法对诸葛亮掣肘 。 才华盖世的诸葛亮 , 真的就希望自己一身的才华 , 浪费在“扶不上墙的阿斗”身上吗?
其实 , 答案是否定的 。 虽然蜀汉没有史官 , 未能记载下诸葛亮掌控蜀汉几十年的细节 。 但是 , 我们可以从诸葛亮自己留下的文章里 , 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 足以证明 , 彼时的诸葛亮 , 虽然没有篡逆谋反取刘禅而代之 , 实际上、至少潜意识里 , 对后主刘禅是无视的 。
诸葛亮留下的传世名篇 , 以前后《出师表》为最 。 “表” , 就是奏章 , 也就是封建臣子呈献给君主的建议 。 这种体裁是非常严肃的 , 历史上有很多例子 , 因为里面的用词、语法等问题被杀头的数不胜数 。 诸葛亮的《出师表》是怎么样的呢?
文章图片
“宫中府中 , 俱为一体 , 涉罚藏否 , 不宜异同—……宜付有司—……不宜偏私” 。 这段话是非常有名的 , 也确实体现了作为“相父”的诸葛亮 , 对刘禅的殷切期望 。 如果是一个父亲对儿子的书信 , 这本没有错 。
但是请注意 , 这是臣子对君主的“表”、非常正式的奏章 。 里面竟然连续出现了三个“宜”字 。 这是一种什么语气?所谓“宜” , 就是“应该”这么做 , 通俗地所说就是“只能这么做 , 不能那么做” , 这是一个臣子能用的语气吗?
或许在诸葛亮的心中 , 刘禅还是一个“孩子” , 受先帝刘备所托 , 诸葛亮以相父的身份 , 如果是两个人私下的交流 , 这么说是没有问题的 。 但是在“表”上出现这种语气 , 可以说是千古以来唯一的一次 。 即使曹操董卓之流 , 狼子野心天下皆知 , 但在给汉献帝的“表”上 , 还是非常注意 , 不会出现这种语气 。
- 吉祥说历史前两锤砸死两金将,第三锤只一扫,金兀术就跑了,岳云出世试三锤
- 历史寻觅野地里连“御”四牛,清朝名将“妖人”海兰察:战场上威胁和珅
- 早晚历史宁当老二,曹操也不敢小看,李典:三国历史中低调的黑帮老大
- 吉祥说历史而且还是宋朝人民的好丞相?,秦桧不仅不想杀岳云
- 洋洋谈历史犹国之良相娶对妻子有多么的重要,朱元璋的马皇后:家之贤妻
- 吉祥说历史步战勉强可以,唯有此战克敌,岳云四战金弹子:马战两次未讨便宜
- 吉祥说历史留下两子一女,儿女们有何结局?,岳飞之子岳云23岁蒙冤惨死
- 十四叔看历史昭慈皇后,乃马真氏,元朝最有野心的女皇后
- 历史大点评读史小记:忠孝之食
- 读历史西方人眼中的狄仁杰:东方的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