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三茗航空:古村复兴“留住乡愁”,村民“共同缔造”( 四 )


芦塘社陈氏家族主动提供宗祠 , 改造成为村里的社区书院——芦塘书院;村民林亚花腾出书院前自家两千多平方米的番薯田 , 用于修建书院广场;退休老支书林自省贡献自家89.6平方米土地用于拓宽村道 , 修缮花坛 , 又拿出自家盆栽放在门口供人观赏……像这样的故事 , 青礁村有很多 。
“社区环境的根本意义在于为人服务 , 而人才是一个社区生命力的根本来源 。 ”李佩珍认为 , 正是以这样一种“先造人 , 再造物”的理念赢得了村民的认可与认同 , 青礁村才在其他地方看来矛盾重重的村庄改造中走在了前面 。 从“留住乡愁”到“地方创生”
经过几年的整治 , 青礁村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泥泞狭窄的村中小路变得宽敞整洁 , 废弃坍塌的民宅被整饬一新;村民们房前屋后繁花送香、翠林掩映 , 邻里之间亲善友睦、和谐共处 。 “一块儿把村子建好”成了青礁村乡亲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
近年 , 青礁村先后获评“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 并入选住建部“共同缔造”活动第一批精选试点村 。
然而在李佩珍看来 , 目前的乡村建设更专注于改善的是乡村生活的基本设施和条件 , 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物质基础 , 而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内涵的 , 是一份乡愁 。 “真正能让乡村吸引人、留住人的 , 也是这份乡愁 。 ”李佩珍坦言 , 大陆对于乡愁的理解和关注给了她很大的启发 。
“乡愁是一个村庄历史与文化土壤的结晶 , 所以 , 留住乡愁 , 就是要留住村庄的历史和文化 。 ”李佩珍说 。 所以 , 从来到青礁村的那时起 , 她就致力于挖掘梳理当地的历史图谱与文化脉络 , 李佩珍将这一过程称之为“摸清村庄的发展纹理” 。
在梳理中 , 李佩珍发现 , 青礁村的文脉渊源远超自己甚至村民们的想象:这里既有延续千年的耕读传承 , 也有名留青史的缙绅望族;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生大帝信俗的发源之地 , 也是开拓台湾的先驱“开台王”颜思齐的桑梓故里 。
“以前 , 我们自己都不清楚原来村子有这么久的历史 , 这么多的故事 。 ”村民们也惊异于自己脚下这片土地的深沉厚重 , 开始循着长辈的记忆、先人的遗迹 , 一点一点复原村庄的历史 。
坐落于村中的古厝大夫第 , 弧形屋脊、檐角飞翘 , 墙身的浮雕彩塑造型精美、栩栩如生 , 是一座建于清代中晚期的珍贵文物建筑 , 见证了村庄的百年历史 。 但是 , 村民们此前并不了解其历史与文化价值 , 古厝年久失修却无人在意 , 厝前的空地也被村民用来堆放垃圾 。
不止大夫第 , 学仔埕、中宣第……村中数十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古厝 , 或荒废破败 , 或沦为大杂院 。 在村居环境整治之初 , 甚至有人建议将这些“碍眼”的古厝推倒拆除 。
“这都是不可再生的历史遗产 , 拆了就没了!”为了挽救这些摇摇欲坠的文物建筑 , 李佩珍与合作社的年轻人一起 , 将古厝一座一座清理修葺 , 并在做好保护的前提下 , 结合每一座古厝的历史 , 研究开发其在当下的新用途 , 让百年古厝重焕新生 。
大夫第是本地一名被皇帝封为“大夫”的颜氏后裔故居 , 国学底蕴深厚 , 于是李佩珍与她的伙伴们将其辟为展示当地颜氏宗亲文化的乡愁博物馆 , 并在周末开设国学文化讲坛 , 邀请国学老师向当地学童讲授《颜氏家训》 , 帮助他们去了解先辈历史与青礁村的文化渊源 。
如今 , 伴随着村民们“乡愁意识”的逐渐觉醒 , 青礁村正迎来一场当代的文化复兴 , 越来越多的人被吸引来到这片古村落 , 为这片历经时光洗礼的土地赋予新的内涵 。
尽管开业不到一年 , 台湾人陈信玮的“古意烘焙坊”已经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 。 烘焙坊面积不大 , 小巧精致 , 店里橘黄色的灯光让人觉得温暖舒适 。 烘焙坊海蓝色的外墙上 , 醒目地印着余光中的诗句:乡愁 , 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