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有什么警示 中国的警告( 二 )


对中国有什么警示 中国的警告

文章插图
2月19日,俄罗斯战略威慑力量演习举行(资料图)
中子弹的爆炸效应并不强,也不产生多少热浪,能量集中在产生高能中子流,能穿透钢甲和混凝土墙,对有生力量的杀伤力极强 。在80年代,苏军冲向北约的装甲集群浩浩荡荡,但在中子弹闪亮后,戛然而止的坦克、装甲车貌似完好无损,但车里的人都死光了 。这是各种西方军幻小说里常见的场景 。
电磁脉冲弹是另一个新型核武器 。这可以看作人造闪电,用强大的电磁能量烧毁缺乏防护的电力设施、电子线路 。法拉第笼可以提供屏蔽,但需要针对电磁辐射的波长,也需要全系统不留间隙和空白,实际上很难做到 。对于雷达和通信天线,除了关机、拉上严密的屏蔽罩,更是不可能做到 。
电磁脉冲弹可以用常规装药实现,但威力有限,技术复杂 。核装药的电磁脉冲弹在技术上反而更加成熟,一发就可使一片战斗地域里所有作战单位的指挥、通信、雷达、火控等统统失效,电机停转,甚至可能使得车辆也因为电子控制系统失效而开不动,炮塔停转 。这样的军队就等于解除武装了,是否物理消灭就看对方的心情了 。对于海上的舰艇编队也一样 。
冲击波弹则反其道而行之,不在辐射和放射性沾染上浪费能量,而是把核爆炸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转化为冲击波,制造最大的动能杀伤 。
这些新型核弹头并未都达到实战水平,但中子弹在80-90年代就达到实战水平了,而且俄罗斯肯定掌握相关技术 。
但即使不算这些新型核武器,“传统”的氢弹也不比早年的“脏弹”,辐射和放射性沾染较低 。这不是核武器的“人道化”,而是辐射与放射性沾染是浪费核爆炸能量的,用作军事打击也见效太慢,实际上“恐怖效应”大于军事作用 。“去恐怖化”也在理论上使得低当量核武器的实战使用门槛更低,触发核升级的门槛更高 。
乌克兰战场上的可能性
就乌克兰具体战场而言,一个可能的应用是针对“北约志愿军” 。志愿军在中国有特定含义,但这个名称并非中国专有的 。当前已有大量外国志愿人员前往乌克兰参加反俄战斗,但还没有成建制的“志愿军” 。
军队要有组织、经过训练、装备齐全、具有协调的指挥才能具有战斗力,一群散兵游勇凑合在一起是不行的 。这个道理踢过野球的人就知道,一伙人凑在一起,哪怕有几个是踢过球的,没有一点磨合,没有一点训练,没有一个精干、协调的核心,要面对一支配合严整、训练有素的球队,那是一点戏也没有 。这不是个别球员的水平问题,而是需要整体水平的事情 。
在革命战争年代,老红军、老八路没有受过正规的训练,但是在血与火的实战中大浪淘沙出来的真金,这就是核心 。相反,在西班牙内战期间,国际纵队成员的士气爆棚,但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组织性、训练和经验不及国民军的问题,苏联教官也不足以形成战斗核心,最后失败了 。
波兰、立陶宛和来自其他西方国家的“北约志愿军”要是成建制进入乌克兰,对受到俄军重压的乌军是强心针 。但他们既不是在北约指挥下的行动,又在北约地界之外行动,还需要相对密集的部署才能抵御俄军装甲冲击,这就是战术核武器的理想目标了 。俄军既可以用中子弹,“干净”地消灭目标;也可以用更加简单粗暴传统核武器,震慑力更大 。
北约也有核武器,普京当然要考虑核升级的可能性,所以俄罗斯战略核力量也必须进入最高戒备状态,防止真的升级时措手不及 。在冷战后俄罗斯最困难的时候,普京在重建俄罗斯军事力量中,首先确保的就是核力量的现代化 。这是在为最危急的时候做准备,现在用上了 。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核威慑不只是有无问题,最低核威慑有时并不足够,有效的核威慑需要完整的体系 。只有在战术到战略各个层面上都具备细腻、对等、可以灵活升级或者降级的核打击手段,才谈得上真正有效的核威慑 。否则,就面临对方使用低当量核打击的时候,自己只有无所作为和玉石俱焚两个极端选择的被动 。
战区核电站是独特的核威慑问题 。在乌克兰战争中,俄军已经两度遇到核电站的问题 。在切尔诺贝利,俄军迅速越过核污染区,并与守备乌军取得谅解,共同警卫核电站 。在扎波罗热,俄军与乌军发生战斗,有辅助建筑中弹起火,但核设施无恙 。在短暂战斗后,俄军控制了核电站,核安全没有受到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