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郭沫若现在为什么会被大众骂的这么惨?

自改革开放以来近40年的郭沫若研究 , 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但存在严重的非理性的现象 , 丑化、谩骂以及全面否定郭沫若 , 是其中的典型表现 。 为何会如此?
【历史故事】郭沫若现在为什么会被大众骂的这么惨?
文章图片
对郭沫若的丑化之风起于20世纪90年代 , 始于海外学者带着明确的政治目的对郭沫若先秦诸子研究所谓“抄袭”的炒作 , 并由此引申对郭沫若学风、诚信、人格等信誉的怀疑 。 本来对郭沫若别有用心的污蔑不足为奇 , 其真伪是非已被学界澄清 , 但事情的影响远未结束 。 随即就有大陆学者附和这股诬郭之风 , 其言辞之偏激 , 其方法之离奇 , 较之海外学者 , 有过之而无不及 。 这些人甚至对先秦历史文化从未涉足 , 直接以海外诬郭的言论为事实 , 并进一步拓展丑化郭沫若的范围 , 不仅对他的婚姻、家庭、爱情观横加指责 , 而且对他的一生表现 , 全面进行丑化 。
在这些人的眼中 , 郭沫若既无德、无信、无情 , 又在中国革命的每一个紧要关头 , 投机取巧 , 图谋私利 , 认敌为友 , 毫无原则与是非立场 。 从海外学者诬郭学术上的“抄袭” , 到大陆学者骂郭“御用文人”、“政治痞子”、“爱情骗子” , 甚至有“文丑”、“御猫”、“蜀犬”这样的人身攻击词汇 , 完全到了变本加厉、无所不用其极的地步 。
这些学者用以点代面的方法 , 全盘否定郭沫若的历史功绩 。 郭沫若一生的活动 , 占据了20世纪四分之三的时间 。 在该世纪的前五十年中 , 正值中国人民浴血奋战 , 推翻半封建、半殖民地统治的坚苦卓绝的岁月 。 只要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稍有常识的人 , 都会清楚国人为此遭遇了多少次存亡考验的紧急关头 。 郭沫若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 , 其从书生、文人到战士的成长经历 , 无不与中国革命的命运相合拍 , 这是任何人都不可抹煞的事实 。
【历史故事】郭沫若现在为什么会被大众骂的这么惨?
文章图片
自从丑化郭沫若的风气蔓延以来 , 郭沫若在文学、学术、政治上的成就越来越多地被否定 。 事实上 , 丑化郭沫若的目的 , 就在于对他的作用与功绩的全盘否定 。 否定者使用的方法 , 大多采取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手段 , 有时甚至是全然不顾事实地打着所滑“反思”的旗号 , 把郭沫若的一生说得一无是处 。
如郭沫若在革命战争特殊时期提出的要做“留声机”、“党喇叭”的口号 , 放在当时的背景上看 , 主张文艺为党的革命事业服务 , 文艺服从政治的需要 , 是有其时代必要性与合理性的 。 而否定者抓住这一点 , 根本不从时代背景去分析和判断 , 也不客观地看待郭沫若的一个口号与其毕生创作研究所存在的复杂关系 , 就此认为郭沫若没有知识分子的人格独立 , 不主张文学艺术的自由 , 进而认为他的文艺与学术成果都是简单为传述政治目的而作 , 因此没有真正独立的品格与价值 。
还有学者更是带着着阴暗和“偷窥”的心理动机 , 专事寻找或“发掘”名人隐私 , 经无限放大以后 , 对郭沫若进行指责 。 始作俑者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和平日报》伤害总编辑马彬(署名“史剑”)在亚洲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批判》中对郭沫若“好色”的“批判”;80年代金达凯《郭沫若总论》也以此为由头攻击郭沫若 。
丑化郭沫若之风盛行以来 , 大陆学界出现了为数不少的这方面的文章和著作 , 有的人利用了现代信息网络发表言论自由、方便、快捷的条件 , 拿郭沫若的几次婚姻、几个家庭、几拨子女说事 , 捕风捉影地夸大郭沫若与妻子、子女的感情危机与关系紧张 , 由此批评郭沫若拿感情当儿戏 , 对家庭、子女不负责任 , 以印证郭沫若是自古以来“文人无行”的典型的结论 。
有的人津津乐道于郭沫若与某某女性的暧昧关系 , 他有几个情人 , 他让那位女子不幸流产又不敢担责 , 他在什么时候由于生活不沽而染上性病 , 如此之类 , 不一而足 。 他们所看到的郭沫若 , 与其一生中做出过诸多重要贡献的一代伟人的经历与形象判若两人 , 把郭沫若描述成一个胸无大志、心灵狠琐的肮脏之人 。 其实 , 不是郭沫若狠琐与肮脏 , 而是那些心灵阴暗卑琐的研究者 , 用他们的有色眼镜 , 看到一个完全失真的郭沫若形象 。
【历史故事】郭沫若现在为什么会被大众骂的这么惨?
文章图片
还有人以炒作自己为目的而对郭沫若肆意谩骂 。 20世纪90年代一个北大学生因为大骂郭沫若而一夜成名 , 相信这给那些哗众取宠和投机取巧的人们以极大启发 。 此后不管借口“反思”还是声称要搞清什么历史“真相” , 无论是利用传统的传播手段还是利用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 , 也不分他是郭沫若研究的圈外与圈内之人 , 似乎大家突然茅塞顿开;对20世纪最大的名人之一郭沫若开骂 , 是自己成名的最大捷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