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分析快手新出路 快手前景分析


一文分析快手新出路 快手前景分析

文章插图
新眸大公司研究组作品
撰文|心怡
编辑|栖木
快手似乎迎来了最严峻的考验 。
根据老虎证券提供的数据,8月5日,快手38.82亿股股票解禁,交易量从平日的不到1000万股达到了4099.54万股,其股价也从开盘的每股100元,跌到了89.4港元,跌幅之大甚至让不少人怀疑有老股东在打折出逃 。
一文分析快手新出路 快手前景分析

文章插图
直播电商是近两年的香饽饽,几乎每个电商或者短视频平台都参与其中,以此来完成商业化,快手也是一样,一直忙着做电商,并为此提出了三个“大搞”:大搞信任电商、大搞品牌、大搞服务商 。
但二级市场的人似乎并不为此买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电商直播只是将消费者的购买动作复杂化、放大化,形成所谓的选品、供应链、直播等 。对于短视频来说,权重偏向电商,则意味着对原有的内容生态有所忽视,失去了短视频最重要的锚,这点我们可以参考B站,在内容和商业化上有的放失,用户粘性维持得比较好 。
固然,上市后的快手想要找到核心业务+创新业务,以此寻得第二增长曲线,但就目前而言,电商直播只能算作一个风口型业务,并不能称为行业,快手官方对股价下跌的解释也显得无力 。基于此,新眸将围绕快手的现状和未来展开分析 。
直播电商的前世今生由4G带动直播高速发展的2016年,通常被认为是移动直播的元年 。
但若溯源的话,在移动互联网刚起步阶段时,直播电商的前身——电商导购类社区就已初现雏形 。2009年、2011年,以内容为驱动的导购社区美丽说和蘑菇街相继出现,用户在社区里面分享、交流、评论商品,并将内容转发到微博、QQ、豆瓣等流量更大的平台 。
以网页端为载体的导购社区,通过网红、博主、模特等导购者的入驻,形成了PUGC驱动的社区生态 。所谓的导购社区生态,与后文提到的构建信任关系的快手电商生态,在思路上是高度相似的 。
可以说,美丽说和蘑菇街的出现,让消费者更多地参与了线上商业的运作 。
某种意义上,这些商业动作是网红经济的孵化器 。到了2016年,淘宝直播和蘑菇街直播率先启动,更多的是以动态媒体为主的平台,在完成了初期用户流量积累后,开始扩充业务、开发基于直播的电子商务平台 。此时,直播电商也正式从网页端来到APP端 。
之后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仅三年时光,直播电商迎来了井喷式发展:
2017 年快手开启直播+带货模式;苏宁APP上线直播功能 。2018年,亚马逊开启网络直播服务;京东时尚在“京星计划”中推动直播带货;抖音在短视频以及直播中进行大规模的电商带货,同年12月,抖音购物车功能正式开放申请 。2019年,拼多多初次尝试直播带货;腾讯看点直播宣布“引力波”计划;小红书宣布即将正式上线电商直播;微信公众号首尝试直播带货 。
“数字”游戏单从时间维度上来看,快手甚至算是入场最早的一批 。
快手电商在诞生后发展迅猛,日活曾突破1亿,单场直播最高支付金额达到12.5亿元的成绩 。早期的快手电商,是从零开始搭建的,前有专注电商的头部企业,后有后来居上的抖音等短视频竞对,想要拿到市场份额,核心是私域流量的算法机制和信任关系的社区构建 。
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过去的快手与抖音最大的不同,是公域与私域流量的原生差异 。早期抖音主要依赖公域流量形成流量优势,现金流来源也以广告收入为主,而快手早期的商业化路径并非广告,而是直播打赏 。
打赏实质是信任关系的变现 。
从直播打赏到直播带货,其背后隐藏的商业逻辑是一致的 。其一,是快手去中心化的流量分发机制,也是私域流量的来源 。像淘宝、京东这类电商平台,不做私域是担忧流量分散,形成左右互搏的矛盾,反观快手,对平台的内容类型没有做出过多干预,分配给用户自主掌握的私域流量占比高达30% 。
其二,是生动真实的内容特征 。鉴于快手平台的流量特征,大部分达人并不具备专业条件和创作经验,因此其内容更追求生动真实,也更重视与粉丝关系的培养,这是快手电商以信任关系构建社区的主要方式 。根据秒针系统发布的《快手平台电商营销价值研究》,有32%的快手用户会因为信任主播的推荐而购买产品 。
其三,是独特的“互动秒榜机制” 。该机制的运作流程是粉丝为主播“刷礼物”,夺得礼物榜单第一名后,主播为了感谢该粉丝,会利用自己的资源为该粉丝引流,从而利用自身人气帮助其卖货 。粉丝与主播通过这种“互惠互利”的方式,增强信任关系和情感连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