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徐达:兄弟15年,君臣18载,朱元璋的头号干将,靠大智慧善终( 二 )


文章图片
若朱元璋亲自挂帅 , 他需要常遇春这样的人来攻城拔寨;若朱元璋坐镇都城 , 不能亲临战阵 , 他则需要徐达来独当一面 。 例如 , 在朱元璋攻下南京之后 , 自己留守南京 , 把攻城略地的任务都交给了徐达 。 《明史·徐达传》云:在朱元璋留守南京的日子 , 徐达带领大军连续攻克了镇江、第二年又攻下常州 , “进围常州 , 明年克之” , 然后徐达又带领赵德胜攻下宜兴 。 微妙的是 , 当朱元璋亲自出马的时候 , 徐达则退居在身后 。 《明史·徐达传》记载:意思是 , 徐达攻下宜兴之后 , 朱元璋召徐达回南京镇守老巢 , 他自己则带兵亲自攻打婺州 。 而《明史·常遇春传》则记载:也就是说 , 朱元璋攻打婺州的时候 , 没有带徐达 , 却带了常遇春 。 这就更加印证了笔者的观点 , 在朱元璋心目中 , 徐达是可以和自己划等号的帅才 , 而常遇春只是为自己攻城略地的先锋 。 【爱历史】徐达:兄弟15年,君臣18载,朱元璋的头号干将,靠大智慧善终
文章图片
徐达和常遇春还有一个本质的区别 , 《明史》 , 在池州之战中 , 徐达带领常遇春等人在九华山下伏击陈友谅 , 陈友谅落荒而逃 , 徐达等人生擒了三千多战俘 。 对于如何处理这些战俘 , 徐达和常遇春二人起了冲突 。 常遇春的意思是 , 陈友谅麾下都是骄兵悍将 , 应该将这三千人全部杀掉 , 以绝后患 。 徐达听闻后 , 连说不可 , 但常遇春坚持要杀俘虏 , 徐达只得快马加鞭通知朱元璋 , 等朱元璋的命令来到 , 常遇春已经坑杀了一大半 , 朱元璋很不高兴 , 命常遇春把剩下的人全放了 。 【爱历史】徐达:兄弟15年,君臣18载,朱元璋的头号干将,靠大智慧善终
文章图片
从朱元璋的处理结果来看 , 他明显是支持徐达的 。 自古以来 , 杀降不详 , 常遇春虽然勇猛 , 但嗜杀成性 。 相比之下 , 徐达则稳妥得多 。03
手握利刃 , 不喜杀戮
1363年 , 朱元璋和陈友谅之间爆发了著名的鄱阳湖水战 , 鄱阳湖水战是中国古代史上规模最大的水上战争 , 这场战争是朱元璋称霸长江流域的最重要一战 , 朱元璋也知道这一战的重要性 。 《明史·徐达传》记载:这段记载 , 有两个意思 , 第一 , 鄱阳湖之战前 , 徐达正在攻打庐州(合肥) , 朱元璋专门召徐达来鄱阳湖 。 朱元璋此举 , 并不是让徐达来锦上添花的 , 因为朱元璋知道此战之关键 , 他召徐达前来 , 是需要徐达的能力来帮自己取胜 。 【爱历史】徐达:兄弟15年,君臣18载,朱元璋的头号干将,靠大智慧善终
文章图片
第二 , 鄱阳湖之战中出彩的将领有很多 , 常遇春、俞通海、廖永忠、郭英等人都立下大功 。 徐达和朱元璋汇合后 , 起到了什么作用呢?《明史》说徐达“身先诸将力战” , 区区六个字 , 把其他将领全部比了下去 。 此战之后 , 陈友谅中箭身亡 , 接下来 , 朱元璋再一次按老套路出牌:朱元璋打赢鄱阳湖之战后 , 陈友谅的儿子陈理和旧部张定边等人逃往武昌 , 朱元璋认为最大的障碍(陈友谅)已除 , 徐达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于是 , 朱元璋自己继续镇守留在江西 , 徐达则被派回应天(南京)镇守 , 以防张士诚从东面偷袭 。 南京是朱元璋的老巢 , 朱元璋一方面亲自清理陈友谅的余党 , 另一方面派徐达守南京 , 可以看出 , 徐达在朱元璋心目中的战略作用 。 其实 , 当时常遇春、冯胜、邓愈都在江西 , 甚至连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也在 , 但朱元璋却最信任徐达 。 【爱历史】徐达:兄弟15年,君臣18载,朱元璋的头号干将,靠大智慧善终
文章图片
果然 , 徐达回到南京后 , 张士诚已经蠢蠢欲动 , 徐达指挥耿炳文、吴良等擅长防守的将领 , 挡住了张士诚的进攻 , 为朱元璋灭掉“陈汉政权”提供了条件 。 公元1364年 , 朱元璋称吴王 , 任命徐达为左相国 , 李善长为右相国 , 徐达位于李善长之上 。 这一年 , 朱元璋再一次镇守南京 , 徐达则帮朱元璋开疆辟土 , 《明史》记载 , 徐达先“引兵围庐州 , 克其城” , 然后又平定湖、湘等地 。 在短暂休养后 , 徐达率领常遇春等人抢夺张士诚的地盘 , 把张士诚麾下第一猛将吕珍打得抱头鼠窜 。 同年 , 元朝大军南下 , 徐达在徐州迎敌 , “大破之 , 俘斩万计” 。 这时候的徐达 , 俨然是朱元璋最锋利的战刀 , 只要朱元璋战旗所指 , 徐达攻无不克 。 1366年 , 朱元璋正式讨伐张士诚 , 在战争之初 , 右相国李善长认为张士诚兵强马壮 , 现在还不是讨伐张士诚的时候 , 史载“右相国李善长请缓之” 。 朱元璋于是问左相国徐达的意见 , 徐达却说:徐达的意思是 , 张士诚金玉其外 , 败絮其中 , 他麾下的人都是饭桶 , 根本不足为惧 。 事实证明 , 同为相国 , 徐达对张士诚的认识 , 比李善长要深刻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