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历史】河南一名酒“陨落”, 曾经风头无两, 如今却跌入谷底鲜为人知

河南省地处中原 , 黄河中下游地区 , 跨长江、黄河、海河、淮河四大流域 , 是我国的人口大省、粮食大省 , 但不被人熟知的是 , 它还是我国的酿酒大省 。
【爱历史】河南一名酒“陨落”, 曾经风头无两, 如今却跌入谷底鲜为人知
文章图片
河南从来不缺名酒 , 更不缺好酒 。 比如人尽皆知的杜康、宋河粮液、宝丰等都是风靡一时的好物 。
好酒就需要好粮食 , 河南省四季分明、雨热同期 , 并且所种植的小麦颗粒饱满 , 优质强劲 , 是酿制白酒的好料 。
关于河南地理位置 , 有一个词“居天下之中”最能体现 。 所以河南省成为酿酒大省具有天时地利 。
而在河南有一款名酒 , 曾经名噪一时 , 现如今却因为经营失误导致辉煌不再 , 甚至无人知晓 。
【爱历史】河南一名酒“陨落”, 曾经风头无两, 如今却跌入谷底鲜为人知
文章图片
东西南北中 , 好酒在张弓
张弓酒厂位于有着得天独厚的酿酒资源的张弓镇 。 张弓酒发源于商代 , 兴盛于汉代 , 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
西汉末年 , 汉武帝刘秀被王莽追杀 , 逃难到张弓镇 , 并且在张弓镇成功逃过一劫 , 感到十分的庆幸 , 就高兴地沽了当地的酒庆祝 。 刘秀喝完之后 , 感到酒力泛胸 , 余香盈口 , 遂吟诗抒怀 。 并且在刘秀称帝后封张弓酒为御酒 。
【爱历史】河南一名酒“陨落”, 曾经风头无两, 如今却跌入谷底鲜为人知
文章图片
敢打敢拼 , 敢于创新
为了把白酒推向世界 , 周总理提出了开发低度酒的提议 , 改变中国白酒“烧刀子 , 闷倒驴”的刻板印象 。 张弓酒厂和五粮液酒厂积极响应号召 , 率先着手研发低度酒 。
张弓酒厂广纳贤才 , 在几百次的失败后成功在1973年成功研究出了38度张弓酒 , 并且引来了许多酒厂的参观学习 。
【爱历史】河南一名酒“陨落”, 曾经风头无两, 如今却跌入谷底鲜为人知
文章图片
天时地利还需人和
张弓酒厂虽然具备了天时地利的成功条件 , 但恰恰缺失了“人和”的关键要素 。
张弓酒厂为了满足供不应求的需求时 , 在另一个地方开了新厂 , 但恰逢1997年金融危机 , 在苦撑五年后 , 最终还是倒闭了 。
【爱历史】河南一名酒“陨落”, 曾经风头无两, 如今却跌入谷底鲜为人知
文章图片
在2003年“张弓酒业”入驻新厂 , 2012年“张弓老酒”入驻老厂 , 而前者拍下品牌商标 , 后者得到了厂房和酿酒资源 。
这两者一直争锋相对 , 谁都不想让路 , 最终只能搞成两败俱伤的场面 , 错过了最佳的黄金发展时期 , 此后日渐衰落 , 无人知晓了 。
其实中国有许多好白酒 , 比如四川的全兴大曲、双沟的珍宝坊等 , 无论是从口感还是香味都是上乘的 , 但是他们都一心扑在了好酒的制作工艺上 , 而不注重产品的宣传 , 使便宜好喝的白酒最终只能落至凄凉的地步 。
在贵州也有这样的一款酒 , 木台厚道酒就是这么一款酒 , 它的酒厂位于有着美酒河美称的赤水河畔 , 距离茅台厂仅仅400米左右 。
【爱历史】河南一名酒“陨落”, 曾经风头无两, 如今却跌入谷底鲜为人知
文章图片
主要负责人是被称为“茅台八仙之一”、茅台原厂长李兴发的弟子冯小宁老师 , 她本着做出好喝又便宜的酱香酒的初心 , 一心只为做好酱酒 。
原料的选取十分严格 , 选取的为贵州当地的糯性红缨子高粱和优质小麦 , 并且严格按照“12987+N”工艺进行酿造 ,, 通过“多轮次蒸煮发酵” , 一年成酒的周期 , 五年陈藏 , 待酒体中富含1000多种微生物时才可以出厂 。
【爱历史】河南一名酒“陨落”, 曾经风头无两, 如今却跌入谷底鲜为人知
文章图片
口感和香气是毋庸置疑的 , 毕竟是时间的馈赠 。 从酒香上来说 , 其浓郁的酱味中带着清清爽爽的花果香 。 酒液入口醇厚紧致成团 , 酸甜感明显 。
直到如今 , 木台厚道酒因为专注于酒的品质 , 忽略了产品的宣传 , 而走不出贵州 , 实属可惜 。
【爱历史】河南一名酒“陨落”, 曾经风头无两, 如今却跌入谷底鲜为人知
文章图片
虽然说好酒本不应该隐匿于世俗之中 , 但是如果有懂得人去品尝它们 , 享受蕴含在酒里面的情调 , 那酒就已经完成它的使命、实现它的价值了 , 其也希望各位酒友能够多去发现 , 多去品尝隐藏于世的好酒 , 享受其余韵无穷 。
【爱历史】河南一名酒“陨落”, 曾经风头无两, 如今却跌入谷底鲜为人知】大家有什么好酒值得和酒友分享的吗?欢迎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