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就业正压力山大,城市烟火气回归


「经济观察报」就业正压力山大,城市烟火气回归
文章图片
程海瑞/文当下 , 随着企业复工复产和社会经济生活有序恢复 , 城市“烟火气”渐渐重现 。
据高德地图发布第一季度主要城市交通报告显示 , 全国交通持续复苏 , 近7成的城市拥堵已经基本恢复 , 达到去年同期90%以上的状态 。
上班途中久违的早高峰令很多人感慨 , 生活如昨 , 城市终于“醒了” 。 然而 , 对于有些人来说 , “热闹是他们的 , 我什么都没有 。 ”——没等到复工 , 企业就倒闭了 , 复工难才是疫情留给生活的烙印 。
疫情使今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 日前 , 据人社部公布数据获悉 , 今年1-3月 , 全国城镇新增就业229万人 , 同比减少95万人 , 3月份环比降幅收窄 。 其中 , 3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5.9% , 环比小幅回落 , 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66% 。
据报道 , 若按登记失业率和调查失业率分别测算 , 当前失业人数前者在900多万 , 后者在2000万以上 。
面对就业压力 , 中央层面首次将“六保”作为调控底线 , 其中“保居民就业”居于首位 , 与随后的“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三者紧密相连 , 表明在经济下行幅度加深情况下 , 这将成为地方决策管理逻辑的底线 。
事实上 , 疫情对各地区、各产业的影响程度不同 , 城市面临的保民生、救企业、稳就业压力与方法论也不尽相同 。
因此 , 清楚疫情造成的复苏瓶颈 , 是城市为稳住就业基本盘 , 全面恢复经济活力的前提 。
变数
一直以来 , 人才吸引力是衡量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 。 自2017年起 , 城市间的抢人大战就持续升级 , 城市为吸引人才各出招数 。 但突如其来的疫情 , 让这样的形势有逆转的迹象 , 当诸多产业进入寒冬 , 哪些城市能提供更多的岗位 , 更来得实际一些 。
日前 , 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2020年一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 , 受疫情影响 , 城市人才吸引力指数排位出现明显变化 。 与最近3年的数据比较 ,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首次齐聚前四 。 过去两年中始终位列三甲的杭州本季度后退一位 , 和广州并列第四位 。
而人才吸引力始终位列前十的武汉 , 由于成为此次疫情中心 , 和海口并列第15名 。
「经济观察报」就业正压力山大,城市烟火气回归
文章图片
同时 , 疫情给部分二三线城市带来了机会 。 BOSS直聘研究院数据显示 , 哈尔滨、乌鲁木齐的人才需求水平相对稳定 , 但由于人才供给出现了显著增长 , 让两座地理位置较为偏远 , 长期处于人才外流状态的省会城市首次入围15强 。
究其原因 , 由于疫情对人口流动造成了较大限制 , 相当数量的求职者 , 特别是874万的应届生群体 , 可能临时调整求职期望 。
另一方面 , 求职岗位的变化使人才市场的结构突变 。 据悉 , 第一季度中人才吸引力指数最高的十个岗位发生颠覆式变化 , 蓝领岗位占据一半 , 而长期霸榜的互联网前沿技术类岗位无一上榜 。
以城市圈为观察维度 , 由于疫情客观上限制了人员流动 , 从职业安全角度出发 , 求职者跨区域流动的意愿也明显回落 , 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人才在内部流动的比例上升 。 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人才的内部流动率均突破了96% , 后者为94.2% 。
目前 , 受疫情影响 , 一线城市人才净流出率为0.91% , 是近两年来最高值 。 而流出一线城市的求职者 , 去向分散度均有所增加 , 前十个目标城市的总占比较2019年四季度均增长了超过十个百分点 。
「经济观察报」就业正压力山大,城市烟火气回归
文章图片
与此同时 , 疫情对新一线城市影响更加明显 。 其中 , 受疫情影响最重的武汉 , 一季度相对一线城市人才流动率为0.85 。 表现为净流出 , 即在同时期 , 当100位武汉人才前往一线城市求职 , 有85位一线城市人才来到武汉求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