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大参考』蘑菇街衰于摇摆


『略大参考』蘑菇街衰于摇摆
文章图片
作者:乔雪
编辑:原野
在创业这条大道上 , 大多数创业者的梦想便是可以亲自敲响那象征成功的钟 。 2018年12月 , 纽约百老汇大街18号 , 创业者陈琪终于如愿登上纽交所的高台 。 这是8年后艰险求生后换来的 , 但好像只有这一刻 , 陈琪的蘑菇街显得那么高光 。
不到两年的时间里 , 这个故事被彻底改写 。 最近 , 蘑菇街因裁员登上热搜 。
而更糟糕的是 , 对于互联网Z世代的网购达人们而言 , 蘑菇街已经是个略显陌生的名字 。 这个曾经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成为“电商第四极”的公司 , 股价从巅峰时的25.69美元节节退败 , 最近已经不足1美元 。
飘零背后 , 是蘑菇街一路摇摆埋下的祸根 。
1、【坚定】
阿里51号员工陈琪选择创业之时 , 无疑是坚定的 。
2011年 , 从思考到离职 , 他在两个星期内就完成身份的转换 , 还拉来许多前同事 。 前支付宝首席产品设计师白鸦曾经这样评价蘑菇街:
“淘宝最好的产品经理+最强的技术专家+最牛的营销策划 , 他们会创造奇迹 。 ”
坚定的蘑菇街有了个顺利的开端 。 理工男陈琪利用爬虫技术进行算法推荐 , 帮助女性选购爆品——彼时的淘宝都还没有个性化算法 , 加上借鉴Pinterest瀑布流排版植入进女性社区的壳子 , 很快吸引了大量女性用户 。 2012年10月 , 蘑菇街完成B+轮融资 , 估值2亿美元 。
『略大参考』蘑菇街衰于摇摆
文章图片
图:蘑菇街创始人陈琪
但作为购物社区 , 蘑菇街最初的商业模式很模糊 , 连陈琪自己也说“它不是B2C , 也不是C2C 。 ”
蘑菇街做起了导流的生意 。 每张穿搭照片都加上第三方电商的链接 , 从看到买的路径被打通 , 女性用户们很买账 。
同样盯上这门生意的还有美丽说 。 到2013年时 , “蘑菇街”和“美丽说”已经占据淘宝订单来源的10% , 转化率高达8% , 这一年 , 类似的导流平台从淘宝获取的佣金超过了6亿 。
但这样的好日子并不持久 。 同年 , 淘宝及支付宝全面隔断蘑菇街 , 被外界解读为“阿里挥泪斩导购” 。 失去庇护的蘑菇街只能选择自己做电商 , 具体来说 , 是社交电商 , 这是社区平台的最大优势 。
海淘成为它最初聚焦的方向——蘑菇街成长的3年间 , 其早期用户中的那批女大学生已经成长为新一代职场女性 , 以往的低客单价对她们而言失去了吸引力 。 那是2014年 , 海淘还未成为电商平台发力的热点 , 但蘑菇街仅尝试了几个月 , 发现整个链条尚未打通之后 , 它很快被砍掉了 。
同期尝试的还有品牌特卖 , 也就是帮大品牌处理滞销尾货 。 这条路子在内部被讨论多次后 , 搁浅 。
陈琪认为 , 不被收购的方法是成为无限改进型产品 。
于是 , 蘑菇街一直在改 , 从创业时的电商搜索工具 , 到消费社区、电商导购、女性垂直电商 。 2015年春天 , 蘑菇街又进行第四次转型 , 变身为B2C+C2C的社会化电商——即复制淘宝 。
每一次转变 , 陈琪的表态都很坚决:ALLIN 。
但结果呢?显而易见 , 都失败了 。 如今 , 海淘的生意属于考拉、天猫国际、洋码头等平台;品牌特卖的风口成就过唯品会;沉寂多年只做社区的小红书炙手可热——这些都是蘑菇街玩剩下的 。
可以看到 , 早期的蘑菇街虽然已有成熟的社区形态与稳定的自有流量 , 但业务稍有阻碍就弃掉 , 转身寻找新的标的 。 就是在这样的追追寻寻中 , 它错过了早期互联网的机会 , 也丢失了昔日小而美社区的身份 。
2、【排异】
蘑菇街本来有机会成为行业巨头 , 就像吞掉快的之后的滴滴、吃下大众点评之后的美团那样 。
然而 , 它依然没有抓住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