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甲铲史官■日军死亡率97%,留下数门203大炮保存至今,日美岛礁第一战


装甲铲史官■日军死亡率97%,留下数门203大炮保存至今,日美岛礁第一战
文章图片
1943年11月的塔拉瓦战役是美军首次对日军固守的岛礁阵地实施两栖登陆作战 , 尽管战斗持续仅76小时 , 却成为太平洋战争中交战双方伤亡比率最高的战役 。 为了攻占塔拉瓦环礁中唯一建有机场的贝蒂欧岛 ,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2师遭受了3301人的惨重伤亡 , 其中阵亡1009人 , 首批登陆的陆战2团和陆战8团伤亡率达35% , 第2两栖战车营伤亡率达49% , 火焰喷射器手的伤亡率更达66%!守卫塔拉瓦环礁的日军部队共计4836人 , 有4690人毙命 , 仅有17名日军和129名朝鲜劳工被俘 , 死亡率达97%!换而言之 , 塔拉瓦战役中平均每小时有105人伤亡!其惨烈程度远远高于美军预期 。
装甲铲史官■日军死亡率97%,留下数门203大炮保存至今,日美岛礁第一战
文章图片
■1943年11月20日 , 美国海军陆战队翻过贝蒂欧岛海滩的海堤 , 向日军阵地进攻 。
美军在塔拉瓦之战中之所以伤亡惨重 , 首先在于狂热的日军官兵进行了不死不休的顽强抵抗 , 其次在于日军防御工事的坚固和火器配置的密集 。 在面积仅为1.54平方公里的贝蒂欧岛上 , 日军修建了超过500座碉堡、掩体和火力点 , 部署了大量火炮和自动火器 , 其中37毫米以上口径火炮多达77门 , 轻重机枪数量超过100挺 , 几乎可以无死角地覆盖岛屿的每一寸海滩 。 在日军的岸防武器中 , 威力最强的是4门英制203毫米岸炮 , 两门一组部署在贝蒂欧岛的西南角和东端 , 朝向环礁外海 , 但同样可以向礁湖方向开火 。 尽管这4门重炮在战斗中并未发挥突出作用 , 实际上其中3门在美军登陆前的炮击和空袭中被摧毁 , 剩下1门也受损 , 但依然是贝蒂欧岛上最引人注目的防御设施 。 不过 , 这些火炮具体是什么型号?什么来历?却鲜有深究 , 本文尝试做些不成熟的考据 。
装甲铲史官■日军死亡率97%,留下数门203大炮保存至今,日美岛礁第一战
文章图片
■贝蒂欧岛上一门被美军摧毁的英制203毫米岸炮 。
新加坡炮之谬
在很多文献资料中 , 贝蒂欧岛的日军203毫米岸炮被称为“新加坡炮” , 因为它们是1942年初日军攻占新加坡时缴获的战利品 , 后来被海运到遥远的吉尔伯特 , 用于加强塔拉瓦的防御 。 这种说法流传甚广 , 连美国海军官方历史学家塞缪尔·莫里森在其代表作《二战美国海军作战史》中也做如此记载 。
装甲铲史官■日军死亡率97%,留下数门203大炮保存至今,日美岛礁第一战
文章图片
■战斗结束后 , 两名美军士兵爬上被毁的日军203毫米岸炮顶部 , 从照片可见其炮塔为半开放式的 。
既然是缴获自新加坡 , 那这种火炮应该是英军的现役或曾经服役的型号 , 笔者依据这条线索查阅了资料 , 结果发现了一个意外的事实:这些岸炮并非英国皇家海军曾经列装的火炮型号 , 因为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中期 , 英国海军没有列装过任何一款203毫米火炮(8英寸) 。 估计很多军迷朋友会跟笔者一样感到吃惊 , 英国海军明明建造了大批装备203毫米舰炮的重巡洋舰 , 然而那是一战之后条约时代的事情 , 而自一战结束上溯30多年间 , 英国海军在8英寸级别火炮上存在空白 。
装甲铲史官■日军死亡率97%,留下数门203大炮保存至今,日美岛礁第一战
文章图片
■今日保存在新西兰的BL8inchMkVII型岸炮 , 其形制与塔拉瓦日军岸炮明显不同 。
在英国海军历史上 , 8英寸后装式线膛舰炮的研发始于1884年 , 分别由皇家兵工厂和阿姆斯特朗公司旗下的埃尔斯维克兵工厂设计制造 , 共有6个型号 , 即BL8-inchMkI~VII型(欠缺V型) , 其中MkI、II型为原型炮 , MkIII、IV、VI和VII型为量产型 。 上述火炮均为采用黑火药发射的低膛压火炮 , 身管长度为25.5倍径或30倍径 。 1885年 , 英国海军决定放弃8英寸口径舰炮 , 将9.2英寸(234毫米)舰炮和7.5英寸(190毫米)舰炮确定为各型巡洋舰的备炮 , 此后直到1922年《华盛顿条约》签订前 , 英国海军再没有考虑列装8英寸级别舰炮 。 由于条约规定8英寸为巡洋舰主炮的最大口径 , 英国海军于1927年列装了50倍径BL8-inchMkVIII型舰炮 , 作为本国条约重巡的主炮 , 而MkVII型和MkVIII型之间相隔了40多年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