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三省六部权力有多大?限制了宰相揽权,源于隋,完善于唐,废于明( 二 )


六个部门的具体分工为:
吏部主要负责人事铨叙;礼部主要负责国家的礼乐文教;兵部主要处理军事政务和军队装备;在唐朝时期 , 为了避开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 , 民部改为了户部 , 主要掌管民政和国家的财赋税收;刑部主要负责司法刑狱;工部则主要管理国家的工程水利和土木营造等方面 。 【历史故事】三省六部权力有多大?限制了宰相揽权,源于隋,完善于唐,废于明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六个部门的最高长官全部都是尚书 , 二把手则被称为侍郎 。 每个部门的下面还设有司 , 各司的最高长官称为郎中或员外郎 。 众所皆知的唐代大诗人杜甫 , 就曾经当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 , 也就是工部司的一把手 。自从隋朝设立了“六部” , 后来的历朝历代几乎都是沿用了这个制度 , 再也没有较大的变动 , 有的只是在这个制度基础上进行稍微修补 。
隋朝之后的唐朝 , 基本上就是完全照搬了隋朝的政治体制 , 正式由“三省六部制”作为朝廷的行政构架 , 同时把内史省重新改为了中书省 。
三省的具体分工为:
尚书省是朝廷最高的行政部门 , 最高长官是尚书令 , 其次是左仆射和右仆射 , 然后是尚书左丞后尚书右丞 。 主要负责朝廷政令的具体实施 , 以及事务的决断 。 中书省的最高长官为中书令 , 二把手是中书侍郎 , 主要负责各处的奏章和文书的传达 , 还要为皇帝起草诏书 , 以及国家的军政大事、以及官员的人事任免提出建议 。 门下省的最高长官为门下侍中 , 二把手是门下侍郎 , 主要负责审议中书省做出的决策与诏书 , 对于其中的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 同时还拥有驳回的权力 。 【历史故事】三省六部权力有多大?限制了宰相揽权,源于隋,完善于唐,废于明
文章图片
由于尚书省直接掌控着国家的财力和物力 , 尚书令手中的权力更是仅次于皇帝 , 所以这个职务一般都是空置着 。 由左仆射和右仆射共同处理尚书省的政府 , 尚书左丞和尚书右丞辅佐 , 唐代诗人王维就曾做过尚书右丞 , 称之为“王右丞” 。根据《新唐书·百官志》一书中记载:
“中书取旨 , 门下封驳 , 尚书奉而行之 。 ”
这段话的意思就是说 , 朝廷做出决策的具体流程是:皇帝与大臣们商议之后的决定 , 首先交给中书省拟订一个草案 , 然后经过门下省进行审核 , 审核通过之后再交给尚书省来执行 , 并以皇帝的名义对外发布 。
由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共同辅佐皇帝 , 将权力分散到了三个部门 , 而这三个部门互相制约 , 再也不会出现单独哪一个宰相独揽大权的情况了 。
【历史故事】三省六部权力有多大?限制了宰相揽权,源于隋,完善于唐,废于明
文章图片
武则天
武则天把持朝政后 , 曾一度将三省机构全部改为了带走女性色彩的名称 。 例如 , 将中书省改为了凤阁 , 门下省改为了鸾台 , 尚书省改为了麟台 , 而原先的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刘祎之也变成了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 。
刘祎之一心效忠于唐睿宗李旦 , 他不忍心看着武则天一步步夺取李氏家族的天下 , 对于武则天的行为非常不满 。
有一次 , 刘祎之在私下发起了牢骚:“太后(武则天)既能废昏立明 , 为何还要临朝称制 , 不如直接走到朝政前台 , 以安天下之民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