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点评#深入解读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楚霸王不自知:人为而非天意( 三 )


文章图片
对于项羽的这次分封 , 就有不少人认为这是项羽的重大失误 , 是导致其最终失败的根源之一 , 就连刘邦也拿项羽的这次分封做为攻击项羽的武器之一 , 指责他驱逐故主 , 封臣下为王 , 滋生叛逆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首先我们来看当时人对项羽分封的态度 , 他们是否认可项羽主持的大分封?据《史记·项羽本纪》载:
项王欲自王 , 先王诸将相 。 谓曰:'天下初发难时 , 假立诸侯後以伐秦 。 然身被坚执锐首事 , 暴露於野三年 , 灭秦定天下者 , 皆将相诸君与籍之力也 。 义帝虽无功 , 故当分其地而王之 。 '诸将皆曰:'善 。
从这段记载来看 , 当时的各路诸侯对项羽主持分封是支持的 , 而他们之所以支持项羽 , 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反秦战争中都立有不可磨灭的军功 。
秦末乱世中 , 曾经被秦所灭的六国相继复国 , 天下再一次恢复到''战国七雄''的格局 。 而在乱世斗争当中 , 各诸侯国新兴崛起了一大批军功卓著的将相 , 例如赵国的陈余、张耳 , 楚国的项羽等等 , 他们在残酷的军事斗争中逐步掌握了大权 , 原本以贵族为首的''战国七雄''格局被新兴崛起的军功将相阶层所取代 , 他们渴望获得更高的政治与经济地位 , 项羽主持的分封也就由此展开 。
#历史大点评#深入解读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楚霸王不自知:人为而非天意
文章图片
其次我们来看主持分封的原则 。 项羽分封的原则有二 , 一是参加了反秦斗争 , 二是随同其进入关中 , 其所立的将相诸侯皆符合这一原则 。 而项羽实行分封的办法是将原来七国的领土再行分割 , 例如秦国被分割为汉、塞、翟、雍四国 , 赵国被分割为常山与代二国 , 韩国被分为韩与河南二国 , 齐国被分为胶东、齐、济北三国等等 。
可以说 , 项羽的分封是完全秉持着以军功大小的原则所进行的 , 他分封的结果也获得了大多数将相诸侯的支持 , 唯有对刘邦与陈余的分封 , 则有些不公 。 刘邦有首灭秦国之功 , 无论如何也不该只得到巴、蜀、汉中三个偏僻郡县的待遇 。 陈余与张耳一同起事 , 功劳亦很大 , 只是因为后来赌气未跟随项羽入关 , 结果未获得分封 , 只获封三个县 。 除此之外 , 项羽的分封从总体上来说是较为公平公允的 , 符合当时大多数人的需求 , 也绝不像刘邦所言是滋生叛逆之举 。
那么 , 项羽主持的公平公允的分封为何仅仅维持了几个月就再次爆发战争 , 而这场引爆的战火为何又会最终葬送了项羽的霸业呢?这就需要我们从另一个角度去解读项羽的分封了 。
【#历史大点评#深入解读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楚霸王不自知:人为而非天意】失败之因
从原则与标准上来看 , 项羽的分封基本无误 , 然而从战略的角度来看 , 项羽的分封则很有问题 。 首先 , 项羽放弃以关中为根基是一个重大失误 。
其实在项羽入关之后 , 就有人向项羽建言定都关中以制霸天下 , 但被项羽拒绝 。 他拒绝的理由是想衣锦还乡 , 而且由于项羽本人对秦的厌恶 , 先前他又有坑杀秦军降卒 , 在关中大肆破坏之举 , 早已失去关中百姓的民心 , 所以项羽并不打算在关中定都 。 然而这十足是一个愚蠢的决定 。
#历史大点评#深入解读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楚霸王不自知:人为而非天意
文章图片
秦国为战国七雄之首 , 后来更是以一国之力吞灭六国统一天下 , 其实力是不可小觑的 。 关中沃野千里 , 经济富庶 , 同时有具有地形之便 , 有四塞为固 , 进可攻退可守 , 在当时可谓极佳的战略要地 。 所以当楚怀王抛出''先入关者王之''的怀王之约时 , 刘邦奋不顾身拼命要第一个进入关中 , 为的就是占有这块战略要地 。 灭项之后 , 刘邦本意定都洛阳 , 但在娄敬与张良的合力劝说下 , 毅然西都关中 , 从而开创西汉二百余年的统治 , 这都在说明关中一地是何等的重要 。 项羽对此没有经过认真的考虑就轻而易举的放弃了这个唾手可得的战略优势 , 不可谓不可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