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元奔‖左尊还是右尊

原创文/董元奔(江苏宿迁)

董元奔‖左尊还是右尊

文章插图
当代社会生活中,人们会遇到是左为尊还是右为尊的问题,常常是一头雾水,因为对于这个问题,不仅同一个地区的习惯不一样,而且随着餐饮(中西餐)、乘车、开会等场合不一样也会不一样 。其实,古人也常常有这方面的困惑 。讲究尊卑是西周礼仪文化对后世的影响,元奔认为,西周礼仪文化对左右尊卑有明确规定,春秋战国时期特别是从战国时期开始,由于礼崩乐坏,人们的左右尊卑认识才开始混乱起来,直到今天都是如此 。
董元奔‖左尊还是右尊

文章插图
西周礼教文化在总体上是明确以左为尊,以右为卑的 。
西周人的左右尊卑观是以阳与阴为依据的 。西周人认为,天向左旋转,朝向代表阳和生长的东方,日月星辰向右旋转,朝向代表阴和萧杀的西方,而天是尊于日月星辰的,所以东方是尊于西方的,即左尊于右 。由于文臣的地方自古就尊于武将,于是,天子面南背北坐堂,左手方也就是东方站立的是文臣,右手方也就是西方站立的是武将 。天子接受诸侯朝拜时,《礼记》说“同姓西面北上,异姓东面北上”,异姓诸侯是天子的客人,自然比天子的同姓宗亲要优先 。男子属于阳,女子属于阴,根据周礼,男子向人打招呼要用左手,女子向人打招呼要用右手,所谓“男左女右” 。在宅子上盖房子,东边的偏房要高于西边,或者盖了东边的偏房之后就不盖西边的偏房 。并行准备入门时,谦虚懂礼的人会自行站在门外右边,以手势让同行者从左边先入门 。
【董元奔‖左尊还是右尊】有人说西周人的左尊右卑在军中是相反的,其实并不是 。在战车上,将军坐在左边,驾车的御者和卫兵在右边,依然是左尊右卑 。不过,有一种情况是左卑右尊,那就是在丧葬活动中,即所谓“吉事尚左,凶事尚右” 。丧葬是西周人最重要的社会活动,其重要性超过人们的日常生活 。但是丧葬是“大阴”,是“右”的,左与右的纠缠使周礼从“物极而反”的精神出发,在丧葬活动中推行与“阳世”反过来的左卑右尊的模式 。丧葬活动的本质是人与非人(无论是神仙还是鬼)的对话,一切都不是现实的,丧葬活动中的左卑右尊也就合理了 。比如:孔子带着几个弟子巧取参加一个丧葬活动,孔子拱手站在右边,并嘱咐弟子们站在左边 。
总之,归根结底,春秋前期及以前的人们遵守周礼,除了丧葬活动,都是左尊右卑的 。但是随着春秋时期礼崩乐坏,人们或者因社会上不再大力推行礼教而不懂得礼节甚至误解礼节,当然就会做错;或者明知礼节而故意违背礼节,甚至以此作为犯上作乱的借口 。
董元奔‖左尊还是右尊

文章插图
有两个典故典型的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左右尊卑观念的混乱 。成语虚左以待说的是魏国公子无忌坐着车子去接名士侯嬴的事:“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 。”这是以左为尊 。赵国名将廉颇因战功卓著被拜为上卿,上大夫蔺相如在渑池会上不辱使命,“既罢,归国,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 。”这是以右为尊 。
战国时期之后,历朝历代基本上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看待左右尊卑的,非常混乱 。
将军分左右始于战国时期,当时是左将军尊于右将军,汉魏时期则反了过来,右将军尊于左将军,比如蜀汉的右将军是张飞,左将军是马超 。丞相分左右也是始于战国时期,当时左丞相尊于右丞相,但是汉魏时期却是右丞相尊于左丞相,比如《史记》说西汉朝廷“以(周)勃为右丞相,位第一,(陈)平为左丞相,位第二” 。秦汉时期出现的成语“无出其右”和贬官称为“左迁”都是以右为尊的反映,鸿门宴上的座次“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待”显示客人刘邦坐在项羽右手方,也说明右尊于左 。
但是效法汉朝设置官职的匈奴左贤王却是尊于右贤王的,左谷蠡王也是尊于右谷蠡王的 。而同是在汉魏时期,尚书台的事务由左仆射和右仆射分掌,但是左仆射兼管对百官的纠察,左仆射尊于右仆射 。实行左右仆射官制的历朝历代都是左仆射尊于右仆射,唐宋时期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左丞相为正四品上或正三品上,右丞相为正四品下或正三品下,也是左丞相尊于右丞相,这与汉魏时期的左右丞相又相反了 。宋代的左正言属门下省,右正言属中书省,也是左正言尊于右正言 。元朝时起初也设有左右丞相,总是先说右丞相,后说左丞相,后来又废除左丞相,只设右丞相,显然右丞相是尊于左丞相的;而科举考试放榜时,蒙古人、色目人列于右榜,汉人、南人列于左榜,仍然看出元朝时是右尊于左的 。明初设左右相国,李善长为右相国,徐达为左相国,右尊于左;后来朝廷又把左相国改为右相国,右相国改为左相国,左尊于右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