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历史里的中国犀牛 中国犀牛的特点有哪些

中国犀牛是生长在中国的三种犀牛(印度犀牛、苏门答腊犀牛和爪哇犀牛)的统称 。

中国犀牛一般长2.1-2.8m,高1.1-1.5m,重1吨 。它有许多奇特的特征,如异常笨拙的身体,短腿,巨大的头部,像盔甲一样的厚皮肤,吻部有单或双角,头部两侧有一对小眼睛 。虽然它们又大又丑,但它们是胆小无害的动物 。然而,当他们受伤或遇到麻烦时,他们异常凶猛 。他们常常盲目地冲向敌人,用头上的角刺对方 。虽然它们体积庞大,但它们仍然可以以相当快的速度行走或奔跑,在短距离内达到每小时50公里左右 。

犀牛角是清热凉血的名贵中药材,其皮和血也可入药 。中国宋代有记载,但由于人类活动和过度开发,栖息地逐年减少 。再加上其犀牛角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自古以来就被人类捕杀,捕杀数量越来越接近现代 。结果,它们终于在20世纪初在中国消失,1922年在中国彻底消失 。

到20世纪初,中国的犀牛已经所剩无几 。这时候犀牛角对于稀有红豆博客来说变得更贵了 。但根据当时的官方数据,从1900年到1910年,短短10年官方和民间红豆博客捐赠的犀牛角就有300多只,这还不包括走私到国外的!之后犀牛就很少被抓到了 。

1916年,最后一只双角犀牛(苏门答腊犀牛)被捕杀;
1920年,最后一只大独角犀牛(印度犀牛)被捕杀;
1922年,最后一只小独角犀牛(爪哇犀牛)被捕杀;
在民国成立后的十几年里,只有10个左右的人头被杀 。从此,在中国生活了几千年的犀牛在中国彻底消失了 。

虽然中国 从海外引进了一些犀牛,即使90年后人们仍然可以在中国的动物园里看到和欣赏犀牛,但原本在中国野生环境中出生和生长的犀牛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这三头犀牛虽然今天依然存在,但是仍然处于濒危和极度危险的境地,仍然急需我们人类的掩护 。

三千年前的商朝时期,在野外遇到犀牛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大约相当于今天在田野里遇到兔子 。根据甲骨卜辞的记载,犀牛在当时被称为“姬(s)”,人被杀后食用很重要 。第二版殷墟记载的“焚林狩猎”碑文中,殷王一次性在林中捕获犀牛71头 。

犀牛的皮很厚,可以抵御刀、箭等武器的攻击 。是 盾牌和盔甲的更佳材料,可制成“犀牛甲” 。《春秋吴越国勾践伐吴传》中记载,仅吴王夫差一地,就有犀牛皮甲武士10.3万人 。历史记载可能有些夸张,但如果这个数字减少10倍,对犀牛皮的需求依然会很惊人 。犀牛角在宋代就有记载 。随着犀牛数量开始稀少,犀牛角变得越来越贵 。
【活在历史里的中国犀牛 中国犀牛的特点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