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君说史#明以此兴起,亦以此亡,归天下权为一人——锦衣卫

引言
明朝是我国历史上 , 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政权 。 而在明朝 , 锦衣卫是一个“极具明朝特色”的特务机构 。 自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以来 , 锦衣卫成了明朝历代皇帝掌控皇权的强有力的工具 。 因此 , 有明一代 , 锦衣卫机构就一直存在着 。
锦衣卫直属御前 , 权力极大:监察除了皇帝本人之外的所有人 。 以至于在明朝 , 上至大臣 , 下至百姓 , 人人谈锦衣卫色变 。 有外国学者感叹:明朝的中国 , 手工业、农业和科技都居于世界前列 , 可是这些特务机构的存在 , 使明朝的社会生产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 。
锦衣卫是封建社会集权的巅峰产物 , 它的出现 , 也预示着封建社会统治已经渐渐被时代抛弃 。
#清君说史#明以此兴起,亦以此亡,归天下权为一人——锦衣卫
文章图片
一、锦衣卫的出现 , 是因为朱元璋需要一个绝对忠诚的权力机构 , 来帮助他“振兴”国家
随着一声轰然巨响 , 众志成城的农民们推倒了腐朽的蒙元帝国大厦 , 另一个崭新的王朝——明朝 , 像一轮旭日冉冉升起 。 明朝建立之初 , 社会刚刚经历了一场极大的社会动荡 , 蒙元残余势力退居漠北 , 仍不时南下骚扰明朝社会 , 百姓的生活仍旧艰难 。
而明太祖朱元璋作为农民起义的直接参与者 , 深知农民对于封建王朝的巨大“威胁” 。 一方面 , 他想要控制住这些农民 , 避免重蹈元朝的覆辙;另一方面 , 他又是个极其多疑的人 , 他信不过把权力交给其他的人 , 尤其是和他一起打下江山的开国功臣 。
再加上 , 洪武十三年 , 胡惟庸谋逆 , 牵扯人数多达万人 。 朱元璋更是直接废除了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宰相制度 , 大权独揽 。 即使他每天天不亮就上朝 , 夜深还在忙于政务 , 宵衣旰食 , 仍旧感到力不从心 。 他迫切地需要一个对他有着绝对忠诚的机构 , 来帮助他 。 于是 , 锦衣卫就诞生了 。
锦衣卫机构的前身就是一支皇家“仪仗队” , 为了保证对自己的绝对忠诚 , 锦衣卫的指挥使由他的心腹——毛骧担任 , 除此之外 , 他还规定锦衣卫直接听命于皇帝一人 。 这样就避免了官官勾结 , 脱离皇权掌控的情况 。
#清君说史#明以此兴起,亦以此亡,归天下权为一人——锦衣卫
文章图片
锦衣卫设立之初 , 的确为维护社会稳定 , 立下了汗马功劳 。 明初社会动乱不断 , 盗贼蜂起 , 乱贼啸聚山林、蛊惑人心、煽动是非 , 给明朝百姓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 成化二年 , 京城外就有盗贼作乱 , 锦衣卫出动 , 捉拿乱党七百余人 。
此外 , 锦衣卫为了有更多的人手 , 掌控百姓的行动 , 他们招收各地的地痞混混、市井无赖等为自己所用 。 有明一代 , 灾难频仍 , 农民起义时有发生 。 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就会把有“叛乱”迹象的人统统抓起来 , 把灾难扼杀在萌芽中 。
因为锦衣卫的特殊属性 , 它拥有比别的机构更多的权力 。 比如在提审要犯时 , 锦衣卫就不需要通过繁巨的流程 , 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办案效率 , 这也是其特殊性决定的优点 。 随着社会环境的渐渐稳固 , 朱元璋就把目光投向了朝中大臣们 。
明初官员钱宰在家里吟诗:“四鼓咚咚起着衣 , 午门朝见尚嫌迟 。 何时得遂田园乐 , 睡到人间饭熟时 。 ”第二天早朝时 , 朱元璋说:“你昨天做了一首好诗 , 但是我并没有责怪你迟到啊 , 你把‘嫌’字改成‘忧’字如何?”钱宰吓出了一身冷汗 , 跪在地上连连磕头 。
#清君说史#明以此兴起,亦以此亡,归天下权为一人——锦衣卫
文章图片
在这样的“高压”氛围之下 , 明朝官员贪污枉法的概率就大大降低了 。 明初的吏治清明 , 很大程度上都要“归功”于锦衣卫 。 然而 , 锦衣卫作为皇权的代言机构 , 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象征着皇权了 。 时间一长 , 难免腐坏 , 历朝的开国皇帝都比较贤明 , 其后的皇帝贪图享乐者甚多 , 也是这个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