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文社』古代人不用上班?那钱从哪里来?( 二 )


明王朝那惹人艳羡的繁华 , 只看这些景象 , 就可看到多少缘由 。 当然 , 繁华之下 , 也有危机 。
比如在看上去不需要“上班”的明朝农村 , “上班族”也不少见 。 以明代《嘉兴府志》的记载 , 明朝中期的农村自耕农 , 还是传统的“男耕女织”模式 , 农民们从春分起就开始劳作 , 春夏之交时插秧 , 秋收后还要育晚苗 , 冬初收割晚稻 。 家里的妻子老母 , 每年也要勤于纺织 , 几乎“每天不肯空闲” 。 全家一年到头 , 都是围绕着土地打转 , 不“上班”却比“加班”还累 。
『朝文社』古代人不用上班?那钱从哪里来?
文章图片
但到了明朝中后期 , 情况却也有不同 。 在很多地区 , 农民们已经不把“种地”当作唯一的出路 。 一是由于明朝中后期土地兼并严重 , 赋税徭役大多“甩锅”到苦农民头上 , 比如在明末的河南 , 以《过庵遗稿》里的记载 , 哪怕遇上风调雨顺的年景 , 有一百亩土地的农民 , 全年种地的收入 , 扣掉耕牛等成本 , 也就8000文左右 , 只够缴纳“差钱” 。 一年汗滴子摔八瓣 , 竟混个“肚圆”都难 。 于是大量农民 , 每年都扔下土地逃亡 , 成了“流民” 。
而“流民”们的一个重要出路 , 就是“上班” 。 与明朝土地兼并相对应的 , 就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 同样以万历年间《宛署杂记》记载:北京郊区的农民 , 辛苦一年的收入都不够果腹 。 相比之下 , 很多农民选择去北京周边的窑厂炭厂上班 , 收入竟然都是成倍增加 。 于是“弃田就贾”之风大盛 , 以至于“京师土阔人稀” 。 偌大的北京周边 , “编民百无一二” , 竟找不到几个“好好种地”的农民 。
『朝文社』古代人不用上班?那钱从哪里来?
文章图片
若干年后 , 明王朝那流民四起 , 中原大乱的景象 , 看看这时“弃田”的农民 , 就足以看到 , 多少繁荣下的危机 。 其实 , “古代人不用上班”这个话题 , 很外行 , 但以此为视角 , 也能看到多少变革与兴亡 。
看过这样的“上班”景象 , 也就看懂了常被津津乐道的“明代资本主义萌芽” 。 明朝中后期社会的剧变 , 乃至国运的变化 , 多少的细节 , 就藏在其中 。
参考资料:商传《走进晚明》、陈宝良《明代社会生活史》、梅朝荣《读金瓶梅品明朝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