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媒体#教育行业能否长出一个“淘宝”?

_本文原题为:教育行业能否长出一个“淘宝”?
#鲸媒体#教育行业能否长出一个“淘宝”?
文章图片
导语
2014年-2015年间 , 在“互联网+”的东风下 , 教育O2O大行其道 。 但因获客能力有限、平台老师主要靠补贴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了教育O2O机构们难以盈利 。 梯子网、那好网和老师来了等机构相继倒闭 。 一时间 , 教育O2O企业或转型或倒闭 , 成功留下来的所剩无几 , 到目前为止教育O2O已鲜少被提及 。
“14年和15年的教育O2O企业是朝着教育平台在发展的 , 但都不成功 。 ”随着疫情的加速 , 当优质在线教育资源的供给已经足够丰富时 , 创新工场合伙人张丽君认为 , ”教育平台”形成的时机已经到了 。
过去的探索
《平台革命:改变世界的商业模式》一书中提到 , “平台是一种基于外部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价值创造互动的商业模式” 。 平台需要通过促进外部供应商和顾客之间的价值匹配来创造价值 , 例如国内比较成功的平台型机构阿里巴巴、滴滴等都是通过高效匹配平台供应商和顾客撮合交易来创造价值的 。 书中还提到容易产生平台变革的行业特点包括:信息密集型、不易扩展的把关人员、高度分散型和信息极端不对称型 。
为何教育行业的平台型机构迟迟未能产生?“曾经有很多创业者都尝试过要做某种意义上教育类的平台 , 但事实上都不成功 。 ”张丽君告诉鲸媒体 。 而究其根本原因 , 张丽君认为是没有足够体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和相对分散和个性化的需求 。
“2012年 , 也是我刚进入教育领域的时候 , 有些机构通过百度SEM做投放拿到流量之后分发给教育项目 , 他们做的就是类似中间平台属性的事情 , 赚取中间差价 。 但是最终失败了 , 因为BtoC机构自己开始做SEM 。 中间商也就没有了存在的价值和空间 。 ”
有着强大互联网基因的教育O2O为什么也没有做成平台?张丽君解释道:“一方面 , 教育O2O企业只是把线下面授机构的信息搬到了线上 , 进行简单店面信息的罗列和陈述 , 平台没有任何深度信息和量化数据 , 对于家长来说是没有任何附加价值的 。 ”教育相对低频 , 如果家长找到好的教育机构 , 就继续使用下去 , 不会再上平台来筛选 , 如果遇到不好的 , 会认为是平台不好 , 也不会再继续使用平台 。 ”另一方面 , 2014年-2015年优质教育资源是相对稀缺的 。 线上教育资源相对较少 , 仍然以线下教育为主 。 家长只要稍微一问就能找到好的培训机构 。 ”
由于缺乏成长的土壤 , 教育平台一直难以形成 。
而2020年 , 疫情加速在线教育的同时 , 教育平台也迎来了发展契机 。
如何定义教育平台?
“大家谈到教育平台这个概念时 , 往往想到的是拥有自主品牌的BTOC机构 , 例如新东方、好未来和VIPKID 。 ”张丽君告诉鲸媒体 , 她认为这些机构未来有可能演变成一些聚集多品类SKU的综合型服务提供商 , 内容和服务都是自己的 。 但这类机构不是我们定义的教育平台 。
“教育平台应该是聚集优质教育资源的 , 同时平台上的内容或者服务供给方是拥有一定空间定价权的 。 ”
张丽君认为平台型教育机构要想真正存在 , 需要有4个必要非充分条件:
第一、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足够充分 。 “低价值的供给其实是无法长期生存的 。 如果要长成一个教育平台的话 ,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会类似于‘网易严选’、‘天猫’这种对机构入驻设置了门槛的平台 , 特别差的内容不会出现在平台上 。 ”当优质资源供不应求的时候 , 平台无法产生;只有当供大于求 , 且平台具有甄别教育产品优劣的能力 , 聚集优质且丰富的教育产品的时候 , 平台才有可能形成 。
第二、教学效果能被量化评估 。 “教育行业 , 尤其是过去在面授时代要评估教学效果是比较难的 , 而且评估通常也需要很长的周期”张丽君谈到 。 教育是个极重效果的行业 , 如果教学效果没法体现出来 , 平台就没法匹配用户需求与产品 , 因此平台就无法为用户创造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