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盛唐的血腥味,不止在玄武门

文/利群
【历史故事】盛唐的血腥味,不止在玄武门
文章图片
01
武德二年(619) , 在平定薛仁杲后 , 刘文静虽因功被提拔了兵部尚书 , 但地位已经大不如前 , 与老对头裴寂相比 , 更是相差悬殊 。
心中郁闷之余 , 他整日和弟弟刘文起在花园里借酒消愁 。
有一天 , 刘文静趁着酒兴 , 随手拔出身旁的佩剑 , 怒砍柱子 , 像发疯似的大声喝骂:“裴寂 , 总要有一天 , 老子要砍掉你的脑袋!”
说者无心 , 听者有意 , 身旁的弟弟听到这样的壮志豪言 , 拊掌而起 , 再次给哥哥祝酒 。
为了给哥哥赶走霉运 , 早日砍下裴寂的脑袋 , 刘文起又找了一个巫师在他府上作法驱妖 。
但大臣在家里搞巫术 , 本就是忌讳 , 稍有不慎 , 就会自掘坟墓 , 汉武帝的“巫蛊之祸”就是个血淋淋的例子 。
果不其然 , 一个备受刘文静冷落的小妾将这一系列骚操作说了出去 , 还让老对头但裴寂知道了 。
裴寂一番运作之后 , 刘文静被安上了谋反的罪名 , 投入了大牢 。
【历史故事】盛唐的血腥味,不止在玄武门
文章图片
李渊剧照
02
刘文静谋反的事 , 很快就让李渊知道了 , 他早就看刘文静不顺眼了 , 这次被抓到了小辫子 , 李渊也是顺水推舟 , 准备亲自送刘文静上路 。
李渊随即在朝堂任命了一个临时法庭 , 让尚书仆射裴寂和中书令萧瑀担任主审官 。
李渊这样的安排 , 用意显而易见:刘文静 , 你必须死!
刘文静是个聪明人 , 他没有任何辩解 , 只在供词上写了这么一句话:“晋阳起义 , 我与裴寂地位差不多 , 而今裴寂已经贵为仆射 ,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 所以我醉酒不满 , 才发出这样的怨言!”
看过刘文静的供词后 , 形成了两派意见 , 萧瑀认为刘文静酒后失言 , 不能太较真 , 简单处罚一下就行 , 现在杀他会影响新朝大局 , 不利于统一战线 。
而裴寂自然是极力把刘文静的想法推到反对皇权的方向 , 一心只想把刘文静碎尸万段 。
双方争执不下 , 皮球又被踢到了李渊脚下 。
03
【历史故事】盛唐的血腥味,不止在玄武门】李渊看过刘文静的供词后怒不可遏 , 这家伙明显是对抗皇权 , 于是亲自下令将刘文静定罪成了谋反 。
满朝文武沉默了 ,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 , 刘文静是被冤枉的 , 他哪有能力造反?
但大老板都已经发话了 , 谁还敢替他说话?
眼看着 , 刘文静死到临头了 , 终于 , 李世民站了出来向李渊求情:“义旗初举 , 先定非常之策 , 始告寂知,及平京城 , 任遇急隔 , 止以文静为缼望 , 非敢谋反 。 ”
意思就是说 , 刘文静最早在太原提出要起兵反隋的 , 功劳是不输裴寂的 , 现在他们俩待遇相差太大了 , 抱怨在所难免 , 这也是人之常情 。
这下李渊难办了 , 他没想到李世民会跳出来为刘文静求情 , 如果杀了刘文静就是不给李世民面子 , 但不杀 , 又会影响自己的权威 。
李渊到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地步 。
04
据史载 , 李渊并不是一个执法严明的人 , 如武德元年授予舞胡安叱奴为散骑侍郎 , 就有大臣指出这个任命有点随意了 , 李渊却以“业以授之”糊弄了过去 。
既然都愿意为一胡人曲解法律 , 那么为何就不肯放过开国元勋刘文静呢?
其实 , 这里有更深层的原因 。
众所周知 , 刘文静是李渊的大臣 , 但在武德元年 , 唐朝西征薛举时 , 李世民因病战败 , 没想到刘文静主动替李世民担责 。
这不得不让李渊起了疑心:你刘文静到底是我的人 , 还是我二儿子的人?
而且 , 李唐初立后 , 李世民一直南征北战 , 战功赫赫 , 不久又开始谋划自己的小圈子 , 发展人才战略 。
到了武德二年李世民的核心集团已初具规模 , 这让作为一国之君的李渊很难不忌惮的 , 但当时天下未定 , 他还需要李世民的军事力量 。
不过在处理刘文静这件事上 , 不止李渊头疼 , 李世民同样不好过 。
李渊本意就是杀杀秦王府的威风 , 让李世民收敛一下 , 不要暗地里搞小动作 。
如果李世民全力拯救的话 , 刘文静必然死得更快 , 而他也必然直接走向李渊的对立面 , 于长远发展是无益的 。
于是 , 在父子双方的拉扯当中 , 这事就暂时被搁下了 。
【历史故事】盛唐的血腥味,不止在玄武门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