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書房』并没有立储君的习惯,为何入关之后却有了这一规矩?,清朝入关前
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初九(9月21日) , 一生征战无数的清朝第一任最高统治者皇太极不幸猝死于盛京(今辽宁沈阳)后宫之中 , 享年52岁 。
相信熟悉这段历史的读者朋友应该清楚 , 皇太极本人在驾崩之前并未给清廷明确指定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继承人 , 此举也间接导致当时统治内部陷入一场关于皇位继承人的争夺风波之中 。 最终 , 在多方势力的均衡下 , 年仅6岁的福临被幸运地推上了帝王宝座 , 也即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 。
值得注意的是 , 关于入关之前清廷内部的“皇位争夺战” , 可不仅仅是皇太极临终之际的“专利” , 实际上早在努尔哈赤驾崩时就已经存在过这一现象 , 只是当时诸贝勒之间的争斗并未有皇太极乃至康熙帝晚年那般激烈罢了 。
文章图片
纵观整个清朝(包括后金)权力授受的历史 , 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满清统治者在未入关之前 , 其实并没有过“立储君”的习惯 , 反而入关之后却一味地追求这一行为 。 如康熙在皇长子胤礽还未满一岁的时候便将其立为储君 , 以及雍正时期为了更加行之有效的“立储”还专门针对性地创立出“密立储君制” 。
【『南書房』并没有立储君的习惯,为何入关之后却有了这一规矩?,清朝入关前】由此可见 , 相较于入关之前 , 清朝皇帝在入关之后还是十分热衷于“立储”事宜的 。 那么 , 导致统治者思想上做出如此巨大转变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文章图片
在笔者看来 , 其原因不外乎于两个方面:
其一 , 主动将满人“汉化” , 以达到实现统治整个中原地区的目的 。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 , 清军入关之后 , 尽管统治阶级存在部分保守势力常常将自己与汉人之间划清界限 , 以及推崇“满人为尊”的顽固思想的现象 , 但我们都清楚 , 在封建王朝时代 , 一个少数民族想要实现统治(人数)多民族的幻想 , 就难免遭到来自于多民族一方文化的同化 。 当然 , 之所以如此 , 一方面确实是为了更好的统治对方;而另一方面 , 也是立足于自身的利益而已 。
就好比清初年间 , 顺治帝为何要大肆推崇孔子的行为(如祭拜孔庙等) 。 说白了 , 统治者就是想通过这一方式去缓解当时满汉之间的矛盾 , 从而达到维护自身在中原地区统治权益的目的 。 在这种环境之下 , 中原自古以来的“立嗣”也就顺其自然地成为了满清统治者“汉化”的对象之一 。
文章图片
其二 , 清朝入关也就意味着满清由一个原始的“氏族社会”彻底过渡到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 , 而“立嗣”乃封建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因此 , 清廷内部必须要严格执行 。 简而言之 , 一个封建国家统治机制的稳定运转在很大程度上是离不开“立储君”这一重要程序的 。 关于这一观点 , 正如康熙帝所言:
自古帝王继天立极 , 抚御寰区 , 必建立元储 , 懋隆国本 , 以绵宗社无疆之休 。从上述事实可见 , 在康熙帝看来“立储君”乃清王朝统治内部“垂万年之统”、“系四海之心”的一件大事 , 将这件大事办得漂亮、完美不仅仅关乎后世对自己的评价 , 更重要的是此举在相当程度上能够影响王朝的兴衰以及国祚的长久 。
文章图片
感谢观看由「南書(书)房」带来的独家原创文章 , 如有不足之处 , 还请诸位多多指正 。
- #秦始皇#霍金为何预言“秦始皇并没有死,只是走不出自己的墓门”?
- 张大千@霍金为何预言“秦始皇并没有死,只是走不出自己的墓门”?
- 纵古观今■隋炀帝的贪图享受是隋朝亡国的唯一原因吗,并没有那么简单,原创
- 『收藏大视界』其实并没有捐给国家,老人卖了多少钱?,估价8亿的“网红木屋”
- 『拿破仑』中国是沉睡的雄狮,拿破仑并没有欺骗欧洲人,还有下句一直没说
- 『历史神秘事』他是被关羽手下的那个小人给利用了!,其实魏延并没有抗命
- 秦始皇@霍金为何预言“秦始皇并没有死,只是走不出自己的墓门”?
- 「历史很奇葩」为何都立长不立贤?不是不想立贤,而是不敢!,古代皇帝立储君时
- 「南書房」睡觉时不会硌得慌吗?古人:别把它想得太简单,古代枕头大多木制
- #月关略萌#为什么说五阿哥永琪才是乾隆最钟意的皇储人选?,乾隆4次立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