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Leader」界面相变是LCO材料衰降的主要因素吗?
钴酸锂材料压实密度高 , 电压平台高 , 可以为锂离子电池带来更高的体积能量密度 , 因此目前多数电子设备使用的仍然为钴酸锂体系的锂离子电池 。 但是钴酸锂材料的容量较低 , 在4.2V下比容量仅为140mAh/g左右 , 虽然可以通过提升电压方式的提高钴酸锂材料的比容量 , 但是在高电压下循环会导致钴酸锂材料快速衰降 。
界面衰降通常被认为是层状结构正极材料衰降的主要原因 ,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的ChangdongQin(第一作者)和PengfeiYan(通讯作者)、ManlingSui(通讯作者)等人对LCO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界面相变对于材料衰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研究表明LCO材料的表面结构相变并不是引起材料性能衰降的主要原因 。
实验中作者采用了LCO/Li扣式电池对钴酸锂材料在2.7-4.2V、2.7-4.5V和2.7-4.7V下的循环性能进行了测试 , 测试结果表明LCO材料在高截止电压下会发生快速的容量衰降和电压衰降 。 下图为a-c分别为在4.2V、4.5V和4.7V截止电压下循环20次后电极表面相变层的厚度 , 可以看到在4.2V下循环后表面相变层的厚度为10nm , 在4.5V下相变层厚度为25nm , 在4.7V下相变层的厚度则增加到了55nm , 这表明较高的截止电压会增加表面相变层的厚度 。
此外我们从图中能够注意到 , 4.2V下循环后的LCO颗粒表面的相变层为单层结构 , 而4.5V和4.7V下循环后LCO颗粒表面的相变层则为双层结构 。 下图d为LCO材料这种表面相变层的精细结构 , 其中图中标识1的位置为原始的层状结构 , 标识2的位置为层状结构和尖晶石结构的混合层 , 标识3的位置则几乎为纯的尖晶石结构层 。 同时对LCO材料表面的Co元素分布分析(如下图g所示)可以看到 , 在LCO颗粒的表层Co元素的溶解相当的严重 。 同时对O元素的分析可以发现 , 从颗粒的内部到颗粒的表层O/Co比例显著降低 , 这表明相比于Co元素的溶解 , 在颗粒的表层O元素的损失更为严重 。
从下图h的EELS分析结果可以看到Li的特征峰主要出现在体相之中 , 而在表层结构中几乎没有发现Li , 这表明LCO材料颗粒表面的Li元素出现了明显的溶解 。
文章图片
下图为不同的循环次数后和不同截止电压循环后的LCO颗粒表面层的厚度变化图片 , 从下图a-c可以看到在2.7-4.2V下循环20、50和100次后 , 表面层的厚度分别为10nm、17nm和37nm , 表明LCO颗粒表面层的厚度会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显著增加 。
从下图d可以看到在2.7-4.2V下循环时 , 颗粒的(003)晶面相比于其他晶面会更加稳定 , 但是截止电压提高到4.5V、4.7V时 , (003)晶面的表面层厚与其他晶面之间几乎没有区别 , 这表明在较高的截止电压下(003)晶面也变得不稳定 。 总的来说 , 高截止电压和长时间循环都会导致LCO颗粒表面积累较多的界面副反应 , 从而生成较厚的界面层 。
文章图片
下图a为电池在4.0-4.7V范围内进行循环的数据 , 从图中能够看到在这一电压范围内 , LCO材料的容量也发生了快速衰降 , 但是我们从下图b、c可以看到虽然LCO材料的容量出现了明显的衰降 , 但是LCO颗粒的表面层厚度却非常薄 , 这一发现表明LCO颗粒表面层的形成主要来自放电过程 , 特别是在放电过程中较低的电压范围内 。 同时这一现象也表明LCO颗粒的表面层并不是引起LCO材料容量和性能衰降的主要原因 。
为了进一步验证LCO颗粒的表面层主要来自于放电过程 , 作者首先将LCO充电至4.7V , 静置2h后 , 分别将材料放点纸4.55V、4.3V、4.0V、3.8V和2.7V , 然后对放电到不同电压状态下的LCO材料表面层的厚度进行了分析 , 从下图f中我们可以注意到随着放电电压的降低 , LCO颗粒的表面层后出现了明显的增加 , 这也印证了LCO颗粒表面相变层主要来自于放电过程 。
- 热门数码华为鸿蒙手机系统首次曝光,汉字界面简洁明了
- 界面新闻丰巢再度回应收费争议:多种措施鼓励用户尽早取件
- 界面新闻MIT:美国制造业每多1个机器人,平均取代3.3名工人
- 界面新闻娃哈哈宗庆后:改变营销模式,准备开发四个电商平台
- 砍柴网小米云服务界面显示:「小米云盘」即将上线
- 正泰集团内蒙古乌海市政府考察正泰新能源
- 砍柴网野餐照“翻车” Leader冰箱:用简单食材拍出时尚感抢占C位
- cnBetaTBTinder尝试在滑动配对界面引入动态视频
- 青莲云发布新能源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以标准化产品赋能新能源充电桩运营建设
- WJOY维乔新能源掌上快充,开启移动电源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