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有点牛』线下文娱自救独家调查||疫情催生新机遇:一场脱口秀与用户的“双向养成”

疫情下被迫转战线上 , 脱口秀网络观看的用户培养、内容模式都尚未成熟 , 脱口秀表演与互联网观众的双向“养成”才刚刚开始 。
疫情阴霾渐渐散去 , 各行各业陆续步入正轨 , 而在刚刚过去的两三个月里 , 影院关门、剧场停演、商场歇业 , 在疫情这只“黑天鹅”面前 , 线下文娱业可谓是首当其冲 。
在演出业务全面暂停期间 , 线下文娱业奋力展开了一场“自下而上”的自救行动 , 内容的线上化、云端化成了大家的共同选择 。
线上音乐节、线上脱口秀、云观影、云蹦迪、云逛街 , 昔日的线下娱乐消费场景纷纷转移到了线上 。 而在疫情之后 , 线下演出何时能够恢复昔日盛况?此番涌现出的线上尝试 , 将给线上、线下的内容格局带来怎样的变数?
本文将以剧场脱口秀为切口 , 通过与多位一线从业者交流 , 感知在这场线下文娱业集体转战线上的自救行动中 , 脱口秀的内容生态之变 。
线下剧场关停
【『科技有点牛』线下文娱自救独家调查||疫情催生新机遇:一场脱口秀与用户的“双向养成”】线上脱口秀“开麦”
虽然是舶来品 , 但经过二十多年来在国内市场的扎根生长 , 单口喜剧表演的剧场脱口秀与本土的相声、小品等剧场演出一起 , 成为了舞台上喜剧表演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业者除了通过综艺节目走进大众视野的脱口秀红人 , 平日里还有更多的单口喜剧编剧、演员们活跃在剧场的舞台上 。
他们有的是全职工作、有的是副业爱好 , 但都会定期聚在一处 , 将自己的段子拿出来展示 , 小小的剧场空间里 , 少则数十人多则三五百人 , 段子密集输出 , 场子是冷是热自有分晓 。
然而突如其来的疫情令线下娱乐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打击 , 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的抽样调查数据显示 , 2020年1--3月 , 全国已取消或延期的演出近2万场 , 直接票房损失已超过20亿元 。
演出业务涉及了北京、深圳、上海、广州多地的硬核喜剧创始人冯子龙向“看电视”表示:“如果7月能够全面恢复线下演出、10月能回到以往票房水平的话 , 那么公司的直接损失将达百万 。 ”而相比一线城市 , 在许多单口喜剧还未站稳脚跟的二三线城市 , 疫情对它们的打击更为惨痛 。
『科技有点牛』线下文娱自救独家调查||疫情催生新机遇:一场脱口秀与用户的“双向养成”
文章图片
硬核喜剧发布的“暂停演出公告”
与大多二三线城市一样 , 西安的单口喜剧还处在市场养成的初期 , 西安唐蒜铺子创始人啸雷告诉“看电视”:“正常情况下 , 团队的商业演出每周维持在2-3场 , 开放麦每周1场 , 每月票房收入在十万元左右 , 而如今这一切都停了 。 ”济南脱口秀俱乐部田明媚也表示:“我们过去一直没实现盈利 , 全是靠着热情做这样一件事 , 如今能做的只有尽力止损 。 ”
『科技有点牛』线下文娱自救独家调查||疫情催生新机遇:一场脱口秀与用户的“双向养成”
文章图片
糖蒜铺子延期复工通知
而以上这些 , 和疫情中心的武汉比起来都值得“庆幸” 。 武汉开饭喜剧演员David向“看电视”回忆道:“武汉封城后 , 快递基本停运了 , 复工计划无限期推迟 , 想在家里弄一个简单的直播 , 却发现根本买不到设备 。 ”
对于传统的单口喜剧厂牌而言 , 线下演出一直是其艺术呈现与商业变现的主阵地 , 而在线下剧场被迫歇业的日子里 , 维持与观众的交流 , 告诉市场自己还“活着” , 则成了他们的首要任务 。
在万物皆可“云”的漫长宅家日子里 , 单口喜剧自然也不例外 , 通过线上脱口秀“营业”成了大家不约而同的共同选择 。
厂牌掉头、平台助推
脱口秀线上加速度
“一个人 , 一支麦克风”到“一个人 , 一部手机” , 剧场没开张的日子里 , 单口喜剧演员们纷纷把自己的舞台从线下搬到了线上 。
过去网络平台上虽也有不少脱口秀内容 , 甚至不乏关注破千万的博主 , 但对于一名真正的单口喜剧演员而言 , 线下才是主场 。 专场离不开剧场 , 厂牌们的重心也都放在线下 , 可在过去短短的两三个月里 , 线上成了单口喜剧演员们表演脱口秀的主舞台 , 线下复工无望的厂牌们亦纷纷掉头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