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史记》的过于肤浅,容成氏的接近真相

商朝晚期 , 周人崛起于陕西宝鸡一带 , 与位于西安一带的崇国发生冲突 , 于是崇侯虎向商纣王谗言称“西伯积善累德 , 诸侯皆向之 , 将不利于帝” , 于是商纣王就把西伯姬昌囚禁在了羑里 。 七年之后 , 纣王将姬昌释放 , 原因如下:
《周本纪》:闳夭之徒患之 , 乃求有莘氏美女 , 骊戎之文马 , 有熊九驷 , 他奇怪物 , 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 。 纣大说 , 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 , 况其多乎!”乃赦西伯 , 赐之弓矢斧钺 , 使西伯得征伐 。 曰:“谮西伯者 , 崇侯虎也 。 ”
按照司马迁的说法 , 商纣王大概没见过什么世面 , 周人进献的一些珍宝美女 , 就让他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 , 甚至还惊呼“此一物足以释西伯 , 况其多乎” , 于是不仅释放了姬昌 , 还赐予征伐之权 , 最后还告诉姬昌陷害他的人是崇侯虎 。
那么 , 纣王真有这么肤浅吗?从周人营救姬昌的具体手段上说 , 可能也存在收集珍宝美女献给纣王 , 或许还有贿赂纣王身边宠臣等 ,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看《史记》的说法未尝全是虚构 。 只是 , 这些属于次因 , 绝非主因 。 本世纪初 , 上海博物馆解读的一批战国竹简(上博简) , 其中的《容成氏》篇章就改写了认知 , 揭露了纣王释放姬昌更深层次的政治原因 。
【历史故事】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史记》的过于肤浅,容成氏的接近真相
文章图片
《容成氏》是一部失传古文 , 内容上至尧舜、下至春秋 , 包括尧舜禅让、大禹治水、商汤伐桀、武王伐纣等重大历史事件 , 其中也有商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
文王闻之(九国叛商) , 曰:“虽君亡道 , 臣敢勿事乎?唯父亡道 , 子敢勿事乎?孰天子而可反?”纣闻之 , 乃出文王于夏台之下而问焉 , 曰:“九邦者其可来乎?”文王曰:“可 。 ”
当时 , 九个诸侯叛商 , 身在狱中的姬昌大义凛然地说:“即便君王无道 , 臣子也不能造反 , 应该还要侍奉君王 。 ”纣王听说之后 , 觉得姬昌忠心可用 , 于是就召他对话 , 问他能不能让九邦再臣服于商 , 姬昌回答是“可” , 之后纣王释放了姬昌 , 并给予他征伐之权 。
以此来看 , 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 , 不是美女珍宝 , 而是让姬昌背负维稳或平叛的政治使命 。 无疑 , 这个版本与司马迁说的大相径庭 。
【历史故事】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史记》的过于肤浅,容成氏的接近真相
文章图片
不过 , 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 , 对古书如此 , 对出土的文献也是如此 , 《容成氏》中的这一记载细节应该是后世文人伪造 , 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真相 。
首先 , “叛商九邦”为丰、镐、郍、邘、?、耆(黎国)、崇等 , 其中邘国位于如今河南焦作 , 黎国位于山西长治 , 距离朝歌都很近 , 属于商朝核心统治区内的诸侯国 , 按理说是商朝铁杆同盟 。 那么 , 如此诸侯国会不会叛商?即便他们叛商 , 纣王敢不敢让姬昌来平叛?
崇国原本位于河南嵩山一带 , 商代时迁徙到了如今西安一带 , 是夏人后代 , 夏代《连山易》称:“鲧(大禹之父)封于崇 。 ”崇国是殷商的重要盟友 , 殷商经营西部的重要支点 , 甲骨文中有数十条有关崇侯跟随商王出征的记录 , 晚商时也是殷人制衡周人的重要诸侯国 , “崇侯伐周”说明了崇周属于敌对关系 。 那么 , 崇国为何在敌对周人的同时 , 又为何突然背叛商朝?崇国多面树敌的行为让人费解 。
【历史故事】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史记》的过于肤浅,容成氏的接近真相
文章图片
其次 , 姬昌平定叛乱的办法 , 就是《方世玉》电影中雷老虎的“以德服人” , 就通过这四个字 , 姬昌兵不血刃轻松让九国臣服 , 其中崇国国君顽冥不灵 , 姬昌用“以德服人”让崇国百姓抛弃君主而臣服 。 姬昌的“以德服人”犹如一件无坚不克的武器 , 轻松让造反的九国再度臣服 , 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
显然 , 所谓的叛商九国 , 或是姬昌攻打过的商朝铁杆 , 或是真的叛商诸侯 , 后人据此拼凑出了“叛商九国” 。 至于“以德服人”的平叛手段 , 只是文人美化姬昌罢了 , 更深刻的原因在于当时战乱频繁 , 文人这么描述姬昌 , 本质上是希望当时诸侯向姬昌学习“以德服人” , 而不是不停的发动战争 , 这也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表现 。
【历史故事】纣王释放姬昌的原因:《史记》的过于肤浅,容成氏的接近真相
文章图片
尽管其中的确存在虚构之处 , 但结合甲骨文、史料来看 , 其中也反映出一定的真相 。
商朝晚期 , 随着商王朝实力的衰退 , 不少诸侯国图谋不轨 , 其中势力最大的、最先造反的是东夷 。 甲骨文卜辞记载“商纣为黎之蔸 , 东夷叛之” , “在十月又二 , 往征夷方(又叫“人方” , 东夷中的一个方国 , 见下图)” , “在十月 , 王(纣王)来征夷方 , 在攸侯喜” , “在三月 , 来征夷”等 , 当时商夷战争长期而激烈 , 纣王甚至多次亲征夷方 。 《左传》记载“纣克东夷而陨其身” , 其实道出了商朝灭亡的真相 , 不是打过不周人 , 而是商纣王在东夷问题上消耗了太多的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