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娜■【本号特稿】让春天重返枝头——写给抗疫前线的辽宁医护人员(四)
文 | 刘国强
本文插图
于娜
于娜:一枚会思考的钉子
于娜漂亮、秀气、娇小玲珑 , 个头才一米五二 。
于娜像一枚会思考的钉子 , 放在任何地方都能安居乐业 , 一门心思地完成使命 。 在护士的专业技能训练上 , 这枚钉子有时还弯成回勾 , 成为怀揣理想的替补“暗器” , 随时准备一跃而起 , 冲上最前线 。
这位秀气的小个子护士是扎针高手 , 人称“一针准” 。 多少次遇到难扎的血管 , 同事三针扎不上已不敢再扎 , 患者连声埋怨、嗷嗷叫 , 于娜上去仍是“一针准 。 ”
本院的医护人员这样评价:于娜要是扎不上 , 这个医院就没人敢扎了 。
“高手”源于技能 , 更源于敬业 。 于娜干活快、干净利落 , “不给别人留活” 。 下班前 , 一定要把氧气瓶换好 , 表调好 , 决不留任何尾巴 。 人们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娇小的于娜在走廊里滚动一百多斤的氧气瓶 , 滚完这个再滚那个 。
在雷神山医院 , 有位患者的血管太不好找 , 一位护士抽了两次血都没抽上来 , “怯手”了 , 让给于娜 。 于娜接过针:大爷 , 您要有思想准备 , 我尽量抽 , 一次也不一定抽上来 。 大爷皱鼻子瞪眼正要说什么 , 于娜以“闪电”般的速度 , 一次抽血成功 。
时间是一把剪刀 , 裁出我们一生的模样 。 在沈阳红十字医院 , 于娜干过呼吸科、感染科、重症科 , 在哪都是“台柱子” 。 这位“八零后”护士意志坚强 , 宁可身受苦 , 不让脸发烧 。 常年上夜班累得要死 , 晚上天天收患者 , 来了就是急的、重的 。 于娜旋风一样“卷走”所有的活 , 连患者都心疼她“累坏了” 。 一次深夜 , 独自住院的老太太突然发病 , 眼见上不来气 , 快不行了!刚从校门出来的值班女医生没见过这阵势 , 当场傻了!于娜惊呼:赶紧抢救 , 做人工呼吸!女医生也是小个 , 按几下就按不动了 。 于娜冲上去按压 , 像个上足了发条的机器人不停地按压 , 两人跪在床上 , 轮流按压了近三个小时 , 累得呼呼喘 , 汗水湿透了衣服 , 终于抢救回一条生命!
本文插图
于娜喂患者
困难是进身之阶 。
于娜怀孕后 , 医院为照顾她 , 安排她到只上白班的办公室工作 。 于娜反而不适应 , 主动提出回到病房 , 挺个大肚子照样倒夜班 , 所有的工作“一样不少” , 孩子已经九个月快生了 , 她才在临产的前几天休假 。
2020年3月1日 , 于娜提前半个小时赶到雷神山医院A11病区 , 刚换穿好防护服 , 就接到给一位八十多岁的患者扎静脉留置针的任务 。
同行们都知道 , 留置针管大、粗 , 不好扎 。 在于娜看来 , 跟普通针没什么两样 。 但这次不同 。 于娜走到病床前 , 护目镜上结满了雾气!
一边是期待的病人 , 一边是结雾的镜片什么都看不清 , 旁边的医生焦急地问:能扎吗?
能扎 。 于娜回答时轻轻甩一下头 , 已经找到了办法:雾气成水向下流 , 把护目镜片流出一道窄窄的缝隙 。 于娜的目光从这条窄缝穿过 , 视点落在扎针位置 , 一针下去 , 精准地完成了任务!
这位患者从这里去过ICU , 又从ICU转回来 。 于娜的普通话她听不懂 , 于娜也听不懂她的地方话 。 于娜便经常细致地观察她 , “用手服务” 。 捡鼻涕纸 , 收拾床 , 喂中药 , 扶她上厕所 , 搀她走动 。 现在 , 两人交流自如 , 老人即将出院 。 老人来时想放弃治疗 , 于娜说:大爷虽然你一个人在这里住院 , 但你不是孤单的 , 虽然你想放弃 , 但是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没有放弃 , 一个病区的医护人员都在关心你 , 研究你的病情做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 几天后 , 老人病情好转 , 见了于娜就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