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导语:七月中旬,微信更新了新功能,其新版本支持用户自行设置语音来电铃声,但是很多人会觉得这个功能其实有和没有也没有什么区别 。在公共场合,我们很少听见他人的手机铃声 。现在的人大部分都不爱设置手机铃声了,为什么?
文章插图
7月中旬,微信发布新版本,格外引人注意的是,新版本支持用户自行设置语音来电铃声,可为朋友设置专属铃声,同时还允许设置“朋友呼叫我时可听到我的来电铃声” 。
此消息甫一宣布就引起了广泛讨论,很多网友回忆起了当年使用付费来电铃声和彩铃的日子 。那时候,人们热衷于更换各种不同的手机铃声作为提醒来电、表达个性的手段,但这些铃声现在基本上已经消失了 。
回顾手机铃声的发展,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在中国的通信业务市场,电话亭和BB机二分天下 。90年代末期,当时浙江电信下属的余杭电信局局长徐福新去日本考察,跟UT合作将小灵通引入中国 。小灵通迅速抢占中国市场,手机开始快速普及 。但那时候的手机铃声非常单调且匮乏,只有预设的几款像“叮叮叮”“哔哔哔”这样的单音铃声 。[1]
1998年,芬兰的一名工程师厌倦了这种单调的铃声,利用诺基亚的信息传送协议,找到了一种通过短信将音频文件传输到手机的方法,由此引起了铃声革命 。
其后,新的技术催生了新的问题 。在当时,版权意识相对薄弱,网络的兴起使得盗版音乐极为易得,实体唱片销量极速降低 。在盗版音乐肆虐,实体唱片不太赚钱的背景下,唱片公司开始有意识地选择和运营商展开合作,接入中国巨大的彩铃市场 。
2003年,中国移动音乐市场规模达到7.5亿元,一年后增长110%达到15.8亿元,手机铃声功不可没 。爆红一时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彩铃,半年时间内就收获了250多万次的点击下载,创收500多万元人民币 。[2]
后来,支持扩展SD卡的塞班、Java、功能机出现,用户可以自由将SD卡中的音乐设置为手机的来电铃声 。MP3等听歌产品的普及,也大大延伸了人们获得音乐的渠道,短信下载铃声业务逐渐开始走向没落 。
进入本世纪第二个十年后,随着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手机铃声市场进入寒冬 。移动端的即时通讯软件、社交软件进一步深入网友生活,打电话早已不再是不可替代的通讯方式 。随着手机功能越来越多,更换铃声带来的新鲜感和快乐也逐渐消失,甚至让用户觉得麻烦,取而代之的是非常成熟的手机系统、应用软件自带的音效 。
于是,那些五花八门的手机铃声渐渐退出当代人的生活 。本期全媒派(ID:quanmeipai)邀请了一位对手机铃声印象颇深的作者,首先以第一人称视角带大家回顾自2004年深度体验到手机铃声以来的心路历程,并进一步讨论手机逐渐“沉默”、手机铃声逐渐被忽视的原因 。
一、“我”的手机铃声大事记编年史2004年:
年末家庭聚餐,亲戚们不断接到的拜年电话使我被当年最火的歌曲所环绕,恍惚间仿佛回到了那时常逛的两元店 。
年轻的舅舅仍在怀念《2002年的第一场雪》,平时非常含蓄的大姨和姨夫分别用手机铃声在向对方表达爱意,兜里时不时传来《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的声音 。
相比之下,我妈的小灵通所自带的单音铃声显得寡淡得很 。但那个时候的手机铃声简直无孔不入,“想下载这首歌作为您的手机铃声吗?联通用户请发送xxxx” 。电视中循环播放三遍的广告,主动伸出了橄榄枝,邀请她进入潮流世界,我妈难抵诱惑,付费两元 。几天之后,她成为掌握当年潮流曲库的能力者 。
文章插图
这样的彩铃广告当时出现在了许多电视频道 。图片来源:腾讯视频
2006年:
“我们还能不能、能不能再见面,我在佛前苦苦求了几千年” 。
又一年年末聚餐 。作为坚定的唯物主义者的舅舅“求了一晚上佛”,大姨和姨夫表达爱意的方式相较于几年前更加腻歪,“老婆老公我爱你”的铃声十分洗脑 。
我妈不想接某位亲戚的借钱电话,她的《月亮之上》铃声响了一遍又一遍,我也是第一次发现这首歌原来还有男歌手的声音 。
餐桌上扔着我妈为了培养我文学素养买的两本《读者文摘》杂志,但我只把最后两页看完了 。那两张花里胡哨的彩页是我掌握最新歌坛动向的指引 。那时,年幼而朴素的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有钱了,我就把魅力天王、人气天后、组合对唱、影视金曲区的铃声轮着换一遍 。
- 人为什么会很倒霉(图文)
- 一直倒霉为什么(图文)
- 都有哪些作用 简述下运动对人体都有哪些作用
- 磁珠磁环为什么失效 磁环为什么没有磁性
- 还以为苹果三星贵 三星为什么比苹果贵
- 为什么小猫被抓住后颈就变乖了 为什么猫咪抓住后脖颈会变乖
- 我为什么要把光猫设置为桥接模式 如何把光猫设置成桥接
- 为什么我们仍旧选择徕卡
- 为什么阿托伐他汀药物要加钙片 为什么要吃阿托伐他汀钙片
- 手游VS端游 手游与端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