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用担心录视频手抖了

近年来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发布小视频成为了文字、图片后又一种全民化的分享生活形式 。想要制作出一段风靡朋友圈的小视频,不仅需要运镜技巧、剪辑功底,更需要一份稳定的原视频素材!技巧需要看个人悟性,咱们得先从如何拍摄一段可塑性强的视频着手!随着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手机在视频拍摄上的技术也愈发成熟,市面上出现了许多在视频拍摄方面能力出众的手机产品 。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安利拍摄神器,这两台手机真的稳,让你再不用担心录视频手抖了!

再也不用担心录视频手抖了

文章插图
为了迎合短视频风口,不少手机商家纷纷开始注重手机的视频拍摄功能,而拍好一个视频应该具备的关键功能就是防抖 。今天的这两款手机具有极其优秀的防抖功能,它们分别是vivo X60 Pro+、iQOO 8 Pro,首先来看主要参数表 。
再也不用担心录视频手抖了

文章插图
外观【再也不用担心录视频手抖了】质感和手感是旗舰机的特质,这两台手机也不例外 。vivo X60 Pro+此次推出了深海蓝和经典橙两个配色,后背采用素皮材质,手感好了不止“亿”点点 。在设计和外观上,iQOO 8 Pro充分显示了iQOO这个品牌在短短两年内的成长,把年轻化设计和旗舰质感结合得相当和谐 。该机有“赛道版”和“传奇版”两种配色,流露出满满的质感 。
vivo X60 Pro+配备了一块 6.56 英寸 AMOLED 屏,E3 发光材质,分辨率为 2376 × 1080,峰值亮度可以达到 1300nit,拥有 120Hz 刷新率和 240Hz 触控采样率,覆盖 DCI-P3 色域,支持 HDR10+ 以及 LTM 局部色彩映射技术,并且通过了 SGS Eye Care Display 护眼认证 。
再也不用担心录视频手抖了

文章插图
机身正面,iQOO 8 Pro采用的是一块6.78英寸AMOLED居中打孔曲面屏,四边框都比较窄,可以带来十分不错的视觉沉浸感 。该机的屏幕曲率柔和,能够降低误触概率 。显示素质方面,该机首发了三星最新的E5材料OLED屏,功耗比E4材料降低25%,局部峰值亮度1500nit,全局最高亮度1000nit,支持2K高分辨率,高达3200x1440分辨率,PPI子像素分辨率高达571,屏幕规格十分顶级,显示细节清晰,颜色过渡自然,还原事物本真色彩 。
再也不用担心录视频手抖了

文章插图
性能和系统性能一直都是旗舰手机的强项,这两台手机也不例外 。顶级的骁龙888系芯片,顶级的UFS 3.1存储、LPDDR5内存,让这两台手机做到了行业顶级的性能表现 。
vivo X60 Pro+搭载了全新的骁龙 888 5G SoC,提供 8GB+126GB 和 12GB+256GB 两种存储组合(LPDDR5+UFS3.1),用到了内存融合技术,能够通过算法来调用部分闲置的 ROM 空间来承担 RAM 运行的功能,实现运行内存「+3G」的效果,进一步提升运行流畅度 。
再也不用担心录视频手抖了

文章插图
对于广大的手游玩家而言,画面也是体验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骁龙888采用的是Adreno 660 GPU,图形渲染速度较前代提升35%,能效提升20%,在3DMARK的测试中获得了7822的高分 。配合读写速度超快的闪存芯片,卡顿?不存在的 。
再也不用担心录视频手抖了

文章插图
iQOO的旗舰机一向主打强悍的硬件性能,这次的iQOO 8 Pro也升级到最新的骁龙888 Plus处理器,这是目前性能最强的手机芯片,CPU超大核频率升级到了3.0GHz,AI引擎算力提升超过20%,综合性能比骁龙888有进一步升级 。该机还辅以LPDDR5-6400Mbps内存和三星增强版UFS 3.1闪存,性能铁三角的实力毋庸置疑 。此外,该机支持最新的Mutil-Turbo 5.5,除了网络融合加速之外还支持内存融合2.0,12GB内存可以秒变16GB内存 。
再也不用担心录视频手抖了

文章插图
除了顶级硬件配置,iQOO 8 Pro还搭载独立显示芯片,可实现提升帧率和优化功耗两种模式,游戏场景体验感大幅提升 。iQOO 8 Pro配备了X轴线性马达,支持和平精英的高品质振动,在开枪、开车等场景下都能具备不错的振动效果,振感细腻,游戏感知丰富 。
再也不用担心录视频手抖了

文章插图
拍照手机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最常用的记录工具,稳定、出色的拍摄实力是我们选择它的原因 。今天来看看这两款手机对于视频手机的理解 。
这次vivo直接将料加到最猛,X60 Pro+采用了“双主摄”的设计 。5000万像素超大底传感器加4800万像素超广角微云台的双主摄组合,可以说再次触摸到了行业的“天花板” 。更重要的是,X60 Pro+的每颗镜头都达到了蔡司光学工艺质量标准,可以提升光线透过率,获得更好的画质 。它在抑制杂散光、鬼影、畸变等方面的表现也很优异,这就是粉丝们常说的“德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