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就算是5万头猪,3天都抓不完!”

文/清歌向暖
【历史故事】“就算是5万头猪,3天都抓不完!”
文章图片
1399年形势图
01
建文元年(1399年)年七月 , 燕王朱棣正式起兵靖难 。
建文帝朱允炆则以耿炳文为大将军率20万大军讨伐朱棣 。
八月 , 传回靖难军队在真定击败长兴侯耿炳文的消息 。
朱允炆一个卧了槽:当年耿炳文硬抗张士诚十年 , 现在一个月就让朱棣打败了?
太常卿黄子澄安慰道:“胜败乃兵家常事 。 ”
接着给出意见:“北平不过一隅之地 , 我们只要调集大军四面围攻北平 , 燕一定兵败 。 这就是个顺风碾压局嘛!”
朱允炆:“嗯~有道理 。 那换谁当大军统帅呢?”
黄子澄:“曹国公李景隆可以胜任 。 ”
李景隆 , 是朱元璋外甥李文忠的长子 。
李文忠是一代名将 , 身为人子的李景隆自然也不白给 , 黄子澄就是这么想的 , 所以力荐李景隆为帅 。
看着黄子澄信心满满的样子 , 朱允炆深表同意 。
就把当时应天府周围的精锐部队全部都交到了李景隆手上 , 共计五十万人马 。
希望他可以一举平定燕王的“叛乱” 。
至此 , 削藩小分队组建完毕——
队长:朱允炆
队员:李景隆
黄子澄
齐泰
方孝孺
李景隆挥师北上 , 直扑北平 , 准备一举消灭燕军 。
听说李景隆率领五十万大军前来 , 朱棣乐坏了 。
跟朱允炆不同 , 朱棣很了解李景隆的底细 。
《明太宗实录》载:
上语诸将曰:“李九江豢养之子 , 寡谋而骄矜 , 色厉而中馁 , 忌刻而自用 。 况未尝习兵见战阵 , 而辄以五十万付之 , 是自坑之矣 。 汉高祖大度知人 , 善任使 , 英雄为用 , 不过能将十万 。 九江何等才 , 而能将五十万?赵括之败可待矣 。 ”
所以仗还没打 , 朱棣就知道自己赢定了 。
其实 , 当初黄子澄推荐李景隆的时候 , 削藩小分队成员齐泰就极力反对 , 但无效 。
事实也证明 , 李景隆是朱允炆送给朱棣的大礼包
02
在交代道衍(姚广孝)辅佐世子朱高炽守好北平 , 叮嘱千万不要出城作战之后 , 朱棣就兴冲冲的带着主力直趋大宁城 。
【历史故事】“就算是5万头猪,3天都抓不完!”
文章图片
去大宁干嘛?
大宁是北方军事重地 。
大宁行都司的兵都是百战余生之人 , 尤其朵颜、泰宁、福余三卫 , 都是洪武年间投降过来的蒙古骑兵编练成的 , 很有战斗力 。
所以 , 朱棣来找弟弟宁王朱权拉人头 。
史料记载 , 朱权是被朱棣胁迫 , 不得已才趟的靖难的浑水 。
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载:
燕王辞去 , 宁王出饯郊外 , 伏兵起 , 执宁王 。 诸骑士卒一呼皆集 , 遂拥宁王入关 , 与俱西 。
不过老王认为 , 此时已被朱允炆削去了王府三护卫的朱权 , 从感情上 , 和朱棣是很有共情的 。
朱元璋这么多儿子里 , 人们都知道“燕王善战 , 宁王善谋” 。
在削藩的大环境下 , 宁王不可能不懂得 , 中立就等于坐以待毙 。
就算他不支持朱棣 , 大侄子朱允炆也不可能放过他 。
何况朱棣已经打到朱权家门口了 , 就算朱允炆能灭了朱棣 , 但此时鞭长莫及 。
所以 , 朱权唯一的选择就是跟着朱棣一起造反 。
03
趁着朱棣前往大宁的间隙 , 李景隆推进到北平城下 , 猛攻九门 。
朱棣的兵力本来就少 , 此时主力又基本都在大宁 , 一时之间赶不回来 。
双方的力量对比相差很大 。
但就是这种飞龙骑脸的局 , 李景隆也没能抓住机会 。
面对强敌 , 北平城中士卒 , 在朱高炽的带领下奋力死守 , 连燕王妃徐氏(徐达的女儿)都亲自带领妇女上城作战 。
不会用弓箭 , 就向南军投掷瓦砾 。
而道衍 , 就坐在城上 , 寻找李景隆大军的薄弱之处 。
一旦发现南军队伍里有漏洞 , 就组织敢死队 , 穿上南军的军服 , 趁着夜色混入城外的南军军营 , 这里杀几个人 , 那里放一把火......
南军往往折腾一夜 , 天亮以后才发现打的都是自己人 。
这种做法很有效 。
闹得南军士兵鸡飞狗跳 , 北平又打不下来 , 只能退走 。
那整个北平围城战期间南军有没有“亮点”呢?
有的 。
南军将领瞿能率领数千精锐骑兵 , 锐不可当 , 成功攻入彰义门内 。
但攻进去之后 , 发现身边没多少人 。
瞿能担心孤军深入 , 反被包了饺子 , 所以就停下 , 想等着李景隆的大军随后压上 , 再继续扩大战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