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故事】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重大历史转折

【历史故事】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重大历史转折
文章图片
安史之乱(755年12月--763年2月) , 是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背叛唐朝的战争 , 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 , 是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 。 这次叛乱持续近八年之久 , 给唐朝的经济和人口带来重大损失 , 国力由此滑坡 。 由于其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 也称天宝之乱 。
【历史故事】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重大历史转折】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四月 , 安禄山在讨伐契丹的战争中擅自冒进 , 中了埋伏 , 时任宰相的张九龄向唐玄宗李隆基建议杀掉安禄山 。 张九龄颇有识人之道 , 明察秋毫 , 看出安禄山是奸诈之徒 , 断定日后此人必会作乱 。 但李隆基并没有听从张九龄的建议 , 而是将安禄山释放 。
由于张九龄敢于直谏 , 屡次冒犯了李隆基 。 而李隆基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励精图治的皇帝了 , 长期的富足让他渐渐麻木 , 产生了懈怠 , 沉醉于四海升平的享乐之中 。 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二十日 , 张九龄罢相 , 取而代之的是李林甫 。
李林甫虽然没有太多的文化 , 但他能善于迎合皇帝 , 更重要的是他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因此李林甫日渐受到李隆基的宠信 。
【历史故事】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重大历史转折
文章图片
天宝四年(745年) , 杨国忠的族妹杨玉环被册为贵妃 , 她与三位姐姐日益受宠 。 杨氏姐妹就经常在唐玄宗李隆基面前替杨国忠美言 , 并将杨国忠引见给李隆基 。 杨国忠一边小心翼翼伺候李隆基 , 一边巴结当朝宰相李林甫 , 由此杨国忠地位日益提高 。
但李林甫和杨国忠并非同一类人 。
李林甫虽然文化不多 , 喜欢专权 , 在使用各种手段打击敌对势力的同时 , 也同样精心处理朝廷政务 。 因此李林甫固然有卑劣的表现 , 但也有许多对大唐帝国的贡献 。 《旧唐书·李林甫传》记载他说 , “每事过慎 , 条理众务 , 增修纲纪 。 中外迁除 , 皆有恒度 。 ”在与太子李亨(后来的唐肃宗)较量的过程中 , 由于不能触碰李隆基的底线 , 使他对李亨的进攻中变相地被瓦解 , 在李林甫为相的十九年 , 这已是他走入低谷的开始 。
反观杨国忠 , 是个素质低下的人 , 处理朝廷政务也一样糟糕 , 这在以后他当上宰相就可以看得出来 。 他除了打击敌对势力外 , 对于治国根本没有什么建树 , 杨国忠实际就是走的一条名副其实的乱政之路 。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客观环境的变化 , 杨国忠挤进了宰相班子后 , 他逐渐把李林甫视为自己道路上的障碍 。 天宝十一年十一月(753年1月) , 李林甫病逝 。 李林甫为相十九年 , 是李隆基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宰相 , 但后期大权独握 , 蔽塞言路 , 排斥贤才 , 使得朝纲紊乱 , 又建议重用胡将 , 使得安禄山势力坐大 。
【历史故事】安史之乱,大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重大历史转折
文章图片
天宝十二年(753年)二月初 , 杨国忠指使大臣吉温揭发已经去世的李林甫生前曾和安禄山勾结 , 意欲图谋不轨 , 但唐玄宗李隆基不大相信 , 他下令吉温等人调查这件事 。 杨国忠充分利用李隆基晚年不断加深的猜忌之心和民众对于李林甫的怨恨之情 , 果断出手 , 搞冤假错案 , 硬是造成李林甫谋反的证据 , 最终在朝廷树立了绝对权威 。
杂胡出身的安禄山 , 由于善于讨好李隆基 , 不断献媚 , 45岁的他甚至还拜29岁的杨贵妃为干妈 , 作为边将经常回到都城觐见皇帝 , 导致日益受到李隆基宠爱 。 按说皇帝如此恩宠 , 安禄山不应该走上一条反叛之路 。 事实上 , 安禄山除了日益增长的野心和帝国制度的漏洞外 , 还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一场危机 , 这场危机就是杨国忠的发迹 , 这让安禄山感到很是担心 。
杨国忠在拜相之前 , 与安禄山关系十分密切 。 他看到安禄山身兼两镇节度使 , 手握重兵 , 又受到唐玄宗李隆基和李林甫的垂青 , 所以他竭尽所能去讨好安禄山 。 天宝十二年(753年)正月 , 杨国忠和李林甫争权夺势的激烈冲突中 , 安禄山隐约看到李林甫即将失势 , 便突然倒向杨国忠 , 后来还从一己之私出发与杨国忠一同诬告李林甫谋反 。 但安禄山从骨子里瞧不起杨国忠 , 在他的眼里 , 杨国忠是依靠裙带关系出人头地的 , 不过是皇帝的一个弄臣 。 但当杨国忠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最受李隆基宠信的人时 , 他心里渐渐嫉妒起来 。 两位曾经的盟友开始决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