驯鹿历史@难道他们不懂唇亡齿寒的道理吗?,长平之战中各国为何不支援赵国( 三 )
文章图片
远远逊色于爷爷和父亲的赵孝成王
而且在朝中多位有识之士反对的情况下 , 赵王完全罔顾战局的真实情况 , 坚持议和 , 此举正中秦王下怀 , 可谓是雪中送炭之举 。 因为当时秦王也担心其他国家的支援 , 不过他又没有合适的办法阻止其他五国 , 在僵持之际 , 赵王居然昏招迭出 , 给了秦一个机会 。
秦国之前在各国朝堂上安排了大量的客相和通过贿赂培养了大量的内奸 , 在这些人的鼓动下 , 五国国君对二国议和毫不怀疑 。 两相对比 , 赵王在和对方的外交博弈上可谓是一败涂地 , 既不能及时获得情报 , 又无力取得其他国家的支持 , 昏招迭出 , 导致其余五国处在迷茫之中 , 无法了解战事的进展 , 最终导致了没有人对赵施以援手 。 齐国拒支援粮草引连锁反应
在得不到支援后 , 赵国不得不独自面对秦国 。 这时的秦有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和汉水平原三大产粮基地 , 其中关中平原更是有天下粮仓的美称 , 后勤保障能力可见一斑;而赵境内一半以上的国土是丘陵和草原 , 只有华北平原是产粮基地 , 虽然兵力损失不大 , 但是粮食消耗却要撑不住了 。
文章图片
中国小麦主产区 , 秦国范围大约是赵国的三倍
在粮食彻底消耗殆尽之前 , 赵曾经向当时最富饶的国家齐提出过借粮 , 但是齐怨恨赵参与了五国伐齐 , 于是拒绝了赵的请求 。 据《战国策·齐二·秦攻赵长平》中记载:"赵无以食 , 请粟于齐 , 而齐不听 。 苏秦谓齐王曰:'不如听之以却秦兵 , 不听则秦兵不却 , 是秦之计中 , 而齐、燕之计过矣 。 且赵之于燕、齐 , 隐蔽也 , 齿之有唇也 , 唇亡则齿寒 。 今日亡赵 , 则明日及齐、楚矣 。 且夫救赵之务 , 宜若奉漏壅 , 沃焦釜 。 夫救赵 , 高义也;却秦兵 , 显名也 。 义救亡赵 , 威却强秦兵 , 不务为此 , 而务爱粟 , 则为国计者过矣' 。 "
文章图片
兵马未动 , 粮草先行
齐王拒绝借粮这件事 , 后世的《资治通鉴》、《战国策》、《太平御览》等书中都有记载 , 并且普遍对此事秉持批评的态度 。 因为这件事最后导致了赵国粮食不足 , 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 , 被迫出击和秦军决战 , 使得四十万赵军全军覆没 , 最终影响了战国时代的大结局 。
从上述的史料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 虽然赵王在外交上失败 , 但是他也主动改变 , 明确地向齐提出了借粮的要求 , 而之所以在五国伐齐后还选择向齐借粮 , 必然有因为齐国富庶 , 储粮丰富的原因;也是希望齐可以不计前嫌 , 抱有共同抵抗强秦的愿望 。 但是他却没有想到齐王比较短视 , 在大局面前只计较私仇 。
文章图片
五国伐齐后齐国和其他国家的关系十分微妙
而之所以没有像其他国家借粮 , 也有很大可能是当时赵军的巨大粮食消耗已经不是其他国家能承受得起的了 。 彼时魏、韩、楚都遭到了秦的巨大打击 , 国力积弱 , 人口凋零;而燕又素来多灾多难 , 这些国家都缺乏财富和粮食的积累 。 所以齐有粮、赵有兵 , 二者合作才能共同抵抗秦国 , 而倘若这两者合作 , 其余的魏韩楚燕就会有更大的可能围绕在这两国身边 , 形成抗秦同盟 。
事后我们也看到 , 在赵军被坑杀后 , 秦军包围邯郸 , 楚魏分别在春申君和信陵君的强烈要求和某些非常规手段下 , 紧急派兵支援邯郸 , 燕也有所表示 。 这也侧面说明了这几个国家并不是不知道唇亡齿寒这个道理 , 但是在齐拒绝支援赵粮草的前提下 , 难免让人怀疑秦齐二国是不是有同盟关系或者是攻赵协议 , 这几个实力相对弱一些的国家不得不观望齐国的态度 , 这也导致了错过了支援赵国最好的时机 , 为后来赵国长平之战的惨败埋下了伏笔 。
- 吉祥说历史前两锤砸死两金将,第三锤只一扫,金兀术就跑了,岳云出世试三锤
- 历史寻觅野地里连“御”四牛,清朝名将“妖人”海兰察:战场上威胁和珅
- 早晚历史宁当老二,曹操也不敢小看,李典:三国历史中低调的黑帮老大
- 吉祥说历史而且还是宋朝人民的好丞相?,秦桧不仅不想杀岳云
- 洋洋谈历史犹国之良相娶对妻子有多么的重要,朱元璋的马皇后:家之贤妻
- 吉祥说历史步战勉强可以,唯有此战克敌,岳云四战金弹子:马战两次未讨便宜
- 吉祥说历史留下两子一女,儿女们有何结局?,岳飞之子岳云23岁蒙冤惨死
- 十四叔看历史昭慈皇后,乃马真氏,元朝最有野心的女皇后
- 历史大点评读史小记:忠孝之食
- 读历史西方人眼中的狄仁杰:东方的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