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牛创始人牛根生 蒙牛集团的老总叫啥( 二 )


1999年4月1日,呼和浩特人一觉悟,呼和浩特重要街道旁的300块广告牌全是蒙牛的广告:向伊利学习,为民族工业而奋斗,为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而奋斗!一石激起千层浪,300块广告牌同时进场,自然在市场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蒙牛”已经成为内蒙古人民的热门话题 。人们记得蒙牛是内蒙古乳业第二品牌 。
5月1日,正当众人在讨论蒙牛余热的时候,蒙牛48块广告牌一夜之间被砸得面目全非 。当然,牛根生知道这是竞争对手干的 。聪明人善于把坏事变成好事,把危机变成机遇 。牛根生砸广告牌事件让社会关注蒙牛的热情再次高涨,蒙牛开始变得“越神秘越美好” 。
广告牌可以砸,但是如果把广告印在产品包装纸上,对手应该是无可奈何的 。于是,蒙牛在冰淇淋的包装上印上了“为民族工业而奋斗,向伊利学习”的字样;表面上看,蒙牛似乎是免费为伊利打广告,实际上是为自己打广告 。默默无闻的蒙牛只是借用了伊利大企业的“势”,打出了自己的“名” 。牛根生白手起家,遭受前东家伊利的刁难和打压,在重重围剿中杀出一条血路 。得益于牛根生非凡的智慧,蒙牛乳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从“因势利导”到“做强做大” 。
乳业是天才,铸就辉煌 。
知道牛根生在市场上无法与伊利对抗,他把之一个目标定在了深圳 。刚才伊利就败在这里了 。伊利采取了先在媒体上打广告,再在超市打广告的策略,结果彻底失败,因为深圳的老百姓基本都认可洋品牌的味道,伊利为此付出了几百万的广告费,但是失败了 。
知道了牛根生伊利的短板和伊利长处的弱点,他决定采用另一套战术:蒙牛的红豆博主穿着蒙古服装,在各个小区门口打着横幅 。横幅上写着来自内蒙古大草原的纯天然无污染牛奶 。不喝是你的错,不买是我的错 。所有的蒙牛产品都是免费送给居民的 。于是,小区里的居民喝个痛快,到了超市就会问,蒙牛的产品在深圳各大超市迅速火了起来 。
依靠在社区绕过超市,免费品尝所有产品的策略,蒙牛的产品从1999年开始迅速进入北京和上海的市场 。1999年至2001年,伊利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年均增长率超过40%,2001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27亿元;蒙牛以超过300%的速度翻番,2001年销售收入超过7.24亿元 。
2005年后,蒙牛销量和市场占有率超越伊利成为中国之一 。经历了无数次的失败和胜利,牛根生一直自顾自,从容不迫 。
辞职风暴
2004年6月10日,蒙牛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正式上市,成为mainland China首家在香港上市的乳品企业 。据《福布斯》报道,牛根生当时身价1.35亿美元,在中国富豪中排名第107位 。令人惊讶的是,当外界都在谈论牛根生的财富时,牛根生却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股份,10亿人民币 。2004年,老牛基金会成立 。2005年1月,他捐出了所持有的蒙牛全部股份 。2006年2月,辞去蒙牛集团总裁职务,重要精神转向慈善事业 。
2011年6月,蒙牛乳业在HKEx宣布,蒙牛创始人牛根生已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 。与此同时,中粮集团董事长宁被任命为新一任董事长,牛根生退居二线 。
蒙牛乳业发布公告称,牛根生计划将大部分时间投入慈善工作,以实现自己数年来的夙愿,因此辞去董事会主席职务,继续参与集团的战略规划 。
业内往往认为蒙牛独特的股权结构是其超常规发展的主要原因,其资本结构的多元化组合为这家企业带来了更多的资源和市场 。然而,山雨欲来风满楼,一旦企业出现一些异常危机,这样的股权结构必将带来不可预知的风险和挑衅 。牛根生有很大的气魄和人格魅力,但缺乏风险管理的意识和一个真正企业家的远见 。所以在三聚氰胺事件下,在蒙牛毒瘤的报道中,外资强行收购的欲望催生了中粮的进入 。最后的结局只能是牛根生的突然离开 。
牛根生是一本创业教科书 。从他身上,我们可以学到在企业还很弱小的时候,如何与行业领袖博弈 。在运用国际资本这把双刃剑的时候,怎样才能不伤到自己?不管最后结局如何,他都值得我们尊敬!!!
【蒙牛创始人牛根生 蒙牛集团的老总叫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