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分析&amp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amp 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文章插图
导 语
护士不良事件是指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内、未预测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 。由于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动态性、直接性和具体性的特点,任何一项护理活动执行不当均可影响患者安全,即使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仍有可能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尤其随着临床医学的发展,高新技术的应用,又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系数,从而增加了不良事件的发生隐患 。
? 分级 ?
参照“国务院颁发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将差错事故分为三类:
Ⅰ类差错(严重差错)
在护理工作中,由于责任心不强,查对不严,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等原因所造成的错误,给病人造成痛苦,延长治疗时间,增加经济负担,但未造成死亡,残废和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Ⅱ类差错
由于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的错误,造成病人一般性痛苦或错误性质虽严重,但未造成病人任何不良反应者.
Ⅲ类差错
护理工作中发生的一般性错误,不直接影响治疗也未造成病人任何痛苦的 。
?上级?
1.可疑上报:
只要护士不能排除事件的发生和护理行为无关就报
2.濒临事件上报:
有些事件虽然当时并未造成伤害,但根据护理人员的经验认为,再次发生同类事件的时候,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伤害,也需要上报 。
?上报处理?
不良事件上报后,由护理部组织多科室、多专业护理人员对上报的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全院护理人员认真学习,严格实施,消除护理隐患及缺陷 。
对于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科室或责任人,根据给病人造成的后果,经护理部讨论减轻或免于处罚 。
对不良事件首先提出建议性意见的科室或个人给予奖励
对主动上报不良事件的非责任护士给予奖励 。
?常见不良事件?
一、给药差错
发错药、打错针、漏发药、漏注射
原因分析
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操作过程中护士未“三查十对”,造成张冠李戴或看错药名、剂量等现象 。
个别护士责任心不强,查对不认真,对于药名、病人姓名相像时,就错发药了 。
交接班不认真,特殊药物给药前没仔细交接,接班护士没认真检查是否还有其他治疗未做,特别是夜班,护士注意力不集中时易出差错,如漏发药、漏注射的时间多发生在14时、20时、24时 。
护士的药学知识掌握不够,不能对本科常用药物的名称、作用、用法熟知,常规药品的作用与病人不相符时,护士不知道,就给病人用了 。
给药差错的防范
强化培训护士的业务素质包括各项护理工作制度、职责;还应加强相应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护士懂得用法律来保护自己,提高风险意识;加强护士责任的教育,不断规范护理行为,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3] 。
认真落实各项护理核心制度,护士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医嘱执行制度及交接班制度 。用药前应认真检查药物名称、剂量、用法,核对病人姓名等,操作后的查对尤其重要,这次查对能使护士本人在第一时间内发现差错并及时纠正,可将伤害降到最低 。
护士长在病区应随时巡视病房,检查各个护士的工作质量,尤其对新护士,责任心不强的护士,更应注意环节质量的控制 。为此护理部规定了护士长每日应至少四次查房,对查出的问题应记入质量考核登记本或查对登记本上 。
各科室都建立了药品说明书,各护士长都收集了本科常见药物及抢救药品的作用、副作用、注意事项整理成册,并定期对护士进行考核 。
?
二、跌倒
跌倒是指身体的任何部位,因失去平衡而意外地触及地面或其它低于平面的物体,是老年患者常见的伤害事件 。
原因分析
年龄因素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个器官的退化,感觉功能障碍、视力、听力减退,对外界的各种刺激反应迟顿,易跌倒 。老年患者对预防跌倒认知的差异及意识的淡漠是跌倒难以避免的因素 。
药物因素因病人使用有些药物,如降压药、控制血糖药、安眠药、镇静剂等,特别是镇静催眠药、抗精神药和麻醉镇痛药,被公认为是跌倒的显著危险因素 。
环境因素病人对病区环境不熟悉,加上偶有地面潮湿、有积水、光线不足、地面不平等,行走时稍有不慎极易跌倒 。同时家具的防范设施不足,如马桶、走廊内无扶手、病床未加床档、床铺过高及座椅过低等均增加了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 。